产品展示

辅警改革彻底“闭环”了?!从套改到转岗,还有新的期待吗?

发布日期:2025-07-25 16:07    点击次数:113

7月11日,福建德化县公安局会议室里,35名辅警屏息凝神。

当政工室主任念到“层级认定通过”时,角落里传来压抑的哽咽声。陈阳的工资条上,数字终于突破4000元大关。

而在三年前,他还在为是否继续干辅警犹豫不决——月薪2800元,看不到晋升希望,连相亲时都不敢大声说自己的职业。

这样的场景正在全国上演。德化、磁县、乡城......一个个曾经陌生的地名,如今成为辅警改革的试验田。

从层级套改到定向转编,从薪酬普涨到身份正名,这场持续数年的改革似乎正在形成闭环。

但当年轻辅警欢欣鼓舞时,那些把青春献给街头巷尾的“老辅”们仍在翘首期盼:

改革的春风,能否吹得更暖一些?

01 层级之变:

小肩章里的大革命

在河北磁县公安局,一本蓝色封皮的《警务辅助人员层级化管理办法》正改变着数百人的命运。

翻开内页,九级晋升体系清晰如梯:从实习期辅警到高级辅警长,每一级对应着明确的工资涨幅。

最让老辅警们热泪盈眶的是——高级辅警长的薪酬参照事业编发放。

“以前工资十年不涨,现在肩章多一道杠,工资就多几百块。”2021年首批完成层级套改的辅警老赵说。

在他展示的工资条上,层级补助栏赫然印着“650元”,这是对他十二年坚守的回报。

在四川乡城县,改革带来的变化更直观。工龄最长的两名辅警月薪从2500元跃升至4000元,29名同事从2300元涨到3700元。

当民警把新工资条递到辅警手上时,有人反复核对三遍才敢相信。

乡城县副县长在改革方案通过时感慨:“辅警兄弟们终于迎来了春天”。

薪酬革命背后是精细的制度设计。

德化公安成立专门的辅警大队,参照公务员考录模式实行统一招聘、统筹分配。

2024年以来,他们组织425人参加身份确认考核,公开招聘40名辅警,全部实行“一人一档”管理。

在新疆和田,一套包含招聘入职、党团建设、考核激励等26项制度的管理体系正在运转,当地提炼的“忠诚、敬业、奉献、为民”辅警价值观,被制成标语挂在每个派出所的墙上。

02 转编之争:

开闸放水还是择优而纳?

2025年3月,四川大英县两名辅警通过考核转入事业编的消息引发热议。网友质疑:“正式民警都是千军万马考进来的,辅警凭什么转正?”

这场争论暴露出改革中最敏感的神经——身份转换的公平性。

争议声中,各地探索着不同路径。

浙江推出“连续三年考核优秀免试入编”政策;山东对15年以上老辅警开放特殊通道;磁县则在层级制顶端设置“高级辅警长”岗位,待遇等同事业编。

江西更在2025年5月修订《辅警管理条例》,首次明确“辅警是公安机关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法律层面打破身份壁垒。

“转编不是大锅饭,而是给实干者的出路。”一位参与德化辅警考核的民警说。他们实行民警与辅警“结对捆绑”,年度考核直接挂钩晋升。

2024年,全局78名辅警获评“年度优秀”,37人次被通报表扬——其中宣传辅警肖高山因在全市比武中表现出色,名字登上了光荣榜。

争议背后是严苛的现实筛选。

大英县近300名辅警中,仅50多人符合转编报考条件;新疆和田的转编考核包含心理测试、体能测试、群众满意度调查等七项内容。

一位通过转编考核的辅警苦笑:“这场考试比当年高考还难熬。”

03 未竟之路:

闭环之外的期待

当德化县首批36名辅警在酷暑中操练交通指挥手势时,山西忻州市政府正在召开常务会议。

市长李建国在会议桌上拍板:增加辅警员额编制,但必须“严把入口关,守好使用关”。

这个场景揭示出改革深水区的挑战——财政保障能否持续?

在宜春市“问政江西”平台上,一条2025年2月的提问道出辅警群体的焦虑:“层级评定后,达到晋升条件的辅警能否真正提高待遇?”

官方回复虽然承诺“有计划开展晋升工作”,但加上“待机构改革完成后”的前提条件。这种不确定性让不少辅警心里打鼓。

更深层的矛盾聚焦在35岁以上老辅警群体。

2025年重庆辅警招聘简章中,“35周岁以下”的年龄限制像道冰墙,把工作十余年的老辅警挡在门外。

虽然舒城县试点“辅警长”制度,让48岁的郏兵得以继续带队巡逻,但更多老辅警面临“不是不想走,是不知道走了能干啥”的困境。

“改革最难的不是定制度,而是填平历史欠账。”一

位参与乡城改革的领导坦言。2017年入职的辅警,曾连续五年拿着2000元月薪养家。

如今即便涨到3700元,扣除房贷所剩无几。

04 未来之钥:

闭环之后的新空间

7月14日,德化交警大队训练场上,16名辅警教官正带队演练车辆盘查。

这些从辅警中选拔的教官,采用“小班化”教学传授实战经验。这个细节揭示出改革新趋势:让辅警管理辅警,用专业赢得尊重。

辅警改革看似闭环,实则刚推开旋转门。

当江西条例将辅警定义为“公安机关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德化的辅警教官站在训练场中央,当新疆和田的辅警子女走进协调解决的学校...

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制度闭环,更是一个群体挺起脊梁的过程。

肩章上的每一道杠,都是改革的年轮。

正如磁县那位老辅警的感慨:“现在的衔,是靠自己挣来的,戴着踏实!”

而闭环之外的新空间,正等待更多脚踏实地的探索者去丈量。

因为改革的真谛,从来不是画一个完美的圆,而是让每个在圆里的人,都能望见属于自己的远方。

你觉得呢?



上一篇:河南进入,烧烤模式:高温炙烤下的民生百态与应对策略
下一篇:东缉虎营(省政协、工会附近)古树保护,意义重大还是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