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A股:2个消息来了,A股或将重演20年历史?(2)

发布日期:2025-08-06 23:11    点击次数:132

市场在3500点平台反复拉锯,政策预期与历史记忆交织,投资者正面临关键抉择。

7月末的A股市场,上证指数在3500点附近持续震荡。这是自2022年1月以来,沪指首次有效站稳3500点关口。金融圈内,两个消息引发热议:

一是“5•19”行情迎来20周年纪念日,老股民们对1999年那场由科网股带动、沪指一个半月暴涨66%的史诗级行情记忆犹新;

二是华泰证券8月4日最新研报指出,短期A股可能进入“波动率放大的平台期”,局部热点活跃或成常态。

面对这两个看似矛盾却又相互关联的信号,市场参与者不禁发问:历史会以何种形式重演?是重复20年前那种井喷式暴涨,还是延续过去20年长期慢牛的内在逻辑?

01 历史记忆与市场现实

1999年5月19日,上证指数大涨4.64%,点燃了持续一个半月的凌厉上涨行情。沪指从1060点一路冲至1756点,累计涨幅高达66%。

当时,综艺股份、亿安科技等科网股在9个月内暴涨8倍,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

20年后的今天,市场环境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目前中国经济环境、A股的总市值和当初不可同日而语,要出现类似当初的井喷行情比较难。”

数据显示,当年那些风光无限的科网股多数已归于沉寂。截至今年7月,综艺股份较2000年高点回落近七成,神州高铁较高点回落逾七成。而真正的长期赢家是格力电器、云南白药等消费白马股,其中格力电器过去20年累计涨幅高达170倍。

02 政策预期与资金动向

当下市场关注的焦点,是政策与资金能否形成合力。7月中旬,上证指数围绕3500点震荡,两市日均成交额维持在1.4-1.5万亿元水平,远低于去年底的1.8-2万亿元。

量能不足成为制约市场上行的关键因素。

华泰证券策略团队在8月4日的最新报告中指出:“赚钱效应已回调至7月中旬位置、市场抛压相对可控。”他们认为,目前具备补涨逻辑且景气改善持续性的板块主要集中于AI、产能出清及自主可控方向。

政策面上,市场期待下半年有更大力度的财政货币政策发力。中信建投6月发布的策略报告预测,A股下半年将呈现“先震荡后向上”格局,关键动力来自财政发力、中美降息、通缩改善和新兴产业发展。

03 市场节奏与投资方向

历史数据显示,A股过去20年本就是一场长期牛市。以沪深300指数为例,从20年前的1000点升至现在的4100点,年化收益率达7.3%,加上2%-3%的股息率,实际年收益率约9.5%。

中证500指数同期表现更优,从1000点升至6300点,年化收益率9.6%,算上股息实际年化超10%。

不过,短期市场面临方向选择。根据“4月决断”的历史规律,4月涨跌大概率决定全年涨跌,自2010年以来上证指数4月与全年同向涨跌的概率达67%。今年4月市场呈现震荡调整态势,预示着全年可能呈现结构性行情。

当下热点集中在两大领域:人形机器人和汽车产业链。7月下旬,人形机器人板块指数一度涨近4%,丰光精密、龙溪股份等逾10股强势涨停。

汽车零部件板块也放量拉升逾2%,板块内个股掀涨停潮。

04 机构策略与投资建议

面对当前市场,主流机构普遍建议采取“防守反击”策略。华泰证券推荐把握赔率思维,关注两类机会:一是白色家电等跌出股息率性价比的稳健及潜力高股息品种;二是二季度业绩回升且具备补涨逻辑的方向,如存储芯片、光纤光缆、氯碱等。

明世伙伴基金复盘发现,A股底部区域往往伴随着市场情绪和预期达到极度悲观状态。目前沪深300股债风险溢价达到负2倍标准差,反映出风险偏好处于历史底部区域。

从资金流向看,电子、计算机两大行业7月获得逾70亿元的主力资金净流入,汽车获得逾51亿元净流入,电力设备、传媒也均获得超50亿元净流入。而银行则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逾40亿元。

招商基金量化体系在小盘股领域创造的稳定超额收益,为当下市场提供了可行路径:大跌买入,持有待涨。历史数据显示,过去20年无论大盘小盘、成长价值,所有指数都呈现长期上涨、底部抬升的规律。

站在3500点的十字路口,市场各方都在等待打破平衡的催化剂。若量能能稳定在1.6万亿元以上,政策与盈利形成共振,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仍有可能。

而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逐步落地,人民币汇率压力缓解,外资回流或将成为推动市场向上的关键力量。



上一篇:央行再提“适度宽松”,中小企业迎来及时雨?
下一篇:A股热潮再起,3300家个股齐涨背后的资金博弈与新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