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力克加拿大!女排三大惊喜藏不住,球员评分揭晓
马尼拉的球馆顶棚下,灯光劈头盖脸砸下来。
比赛打到第四局,22平,现场气氛一颗子弹似的横飞。
中国女排对加拿大3-1,比分表面看起来挺顺,可真拿眼盯着,每个回合都像刀口舔血。
三大惊喜?
说白了,这场硬仗背后比表面热闹多了。
别被那几个漂亮球骗了,这帮姑娘是一步步在刀山火海里盘出来的胜利。
说比赛,得先把背景捋清。
这不是普通分站赛,而是2024年VNL菲律宾站的卡位战,满场都是火药味。
赛前积分第7,后面一帮狼。
赢了,提前两轮进总决赛;输了?
生死悬崖。
中国队320分,加拿大220分,世界排名第七对第十五,谁都不敢马虎。
这场3-1,不只是多了12个积分,更关键的是直接把土耳其踩下去,排名窜到第六。
这分量——奥运小组赛抽签直接影响,少碰美巴土这些狠角色。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谁慢谁成鱼腩。
赛场上最扎眼的,还是年轻人的爆发。
庄宇珊21分,细看数据,16个扣球,成功率57%,发球4分,拦网1分。
别说“惊喜”,这姑娘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天才,她是熬出来的。
2023年还在替补席上抖,扣球只有41%,今年一脚踩进主力,硬生生提到53%。
后排进攻多了,发球直接得分占全队一多半。
教练蔡斌赛后也没藏着:“冬训就是死磕后三和跳飘,训练让她盯着‘关键分必须杀’,不是装样子,是真较劲。”你看她第四局18平的表情,杀气腾腾,没点狠劲能行?
陈厚羽,20岁,背飞球速能干到89km/h,直接把对面拦网拍懵。
她不是没问题,第三局给对手快节奏打懵两次,青年队味还重,可你让人家几个月前只是青年队冠军队,哪有一夜成神?
蔡斌把老将上场时间压缩,把年轻人推火堆里,逼着她们长刺——去年世锦赛庄宇珊被换下,今年关键分不再手软。
说白了,这才是中国女排的“惊喜”,是压力下蹭出来的新皮肉。
再看关键转折。
第三局,13-21,比赛眼看就要崩了。
现场气氛一滞,观众心里都发凉。
加拿大范赖克后排攻杀疯了,一传直接切半。
蔡斌立马暂停,换防守策略,倪非凡“人盯人”专门夹击范赖克,龚翔宇硬切定点二号位,连砸两分。
场面没被拉垮,追到20-22,虽输一局,但对手已经被搅混。
一传到位率直接压到45%,第四局中国队顺风追上,这追分气质,和去年稚嫩的模样判若两队。
训练细节不说没人信,这帮人戴噪音耳机练,模拟客场观众吼,心跳都能比去年降15次。
以前10分落后直接躺,今年愣是有了硬追的底气。
发球这块,讲句实话,不疯魔不成活。
中国队2023年发球得分率2.1%,今年暴涨到4.3%,场均7个直接得分,单场新高。
这还不够?
庄宇珊大力跳发,球速上90km/h,直接把加拿大自由人奥格干下场。
龚翔宇发球加旋转,连续搅乱对面一传——不是纯靠手感,而是针对性盯人,技术分析团队赛前就锁定对手弱环。
代价也有,发球失误率8.2%,比去年高不少,但蔡斌说得硬气:“多送一次失误,能压出两次防反机会,拦网就有戏,这发球就是砸场子的。”拦网得分12对5,牌面上写着,这策略赌对了。
说到球员评分,争议满天飞。
庄宇珊9.5分?
看着像要取代李盈莹的势头,但真能扛得起奥运核心?
还差点火候。
陈厚羽8.5,“双塔组合”是不是和袁心玥兼容?
别太急,青年球员的节奏感还在磨。
吴梦洁8分,扣球全场最狠,失误3次,第三局的线路问题没掩盖住。
龚翔宇8分,老将体能还能顶多久?
没人敢打包票。
但别忽视,这帮新老混搭,打出了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赛后风向全变了。
加拿大主帅公开说“中国年轻球员让我们措手不及”,FIVB专栏直接下标题“青春风暴”。
范赖克都说“庄宇珊的眼神让我想起年轻时的朱婷”,这不是恭维,是实话。
外界怎么看?
认为中国新女排像“黑马”一样不稳定,可谁规定青春不能有点冲劲?
稳定和爆发本来就不是一个东西。
但翻开未来的账本,暗码全写着问题。
二传张籽萱传球到位率78%,关键时刻还会传错球,谁能保证奥运大场面不掉链子?
李盈莹还在轮休,边攻厚度到底靠谁?
庄宇珊和吴梦洁真的能接住大旗?
发球凶,体能消耗也凶,第四局庄宇珊发球速度掉到78km/h,后劲能不能跟得上?
这些问题,没人敢拍胸脯说全靠现在阵容就能解。
看完这场比赛,有种冲撞感。
中国女排的变革不是喊口号,是每个球都在流血流汗。
你说庄宇珊能不能当巴黎奥运得分核心?
她有这气场,但能不能一场场扛下去,得继续看。
发球革命是不是制胜法宝?
看着管用,但一到世界大赛,对方研究透了,吃不吃得开,两说。
说她们跟“黄金一代”比,各有优劣。
新女排的优势,敢打敢拼,心理韧劲回来了;短板也明显,稳定性和国际经验还在路上。
这不是谁一句话就能盖棺定论的事。
球迷们也别急着封神或者唱衰,留点耐心,看这帮姑娘们到底能把中国女排带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