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上加入洪门的名人都有谁?两位元帅赫然在列!
康熙十三年(1674年)的一个夜晚,福建莆田少林寺在烈焰中燃烧。
五位僧人——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奇迹般地从火海中逃生,他们后来被尊为洪门“前五祖”。
当他们被清兵追击时,五位勇士吴天佑、洪太岁、姚必达、李式地和林永超仗义相助,使五僧得以脱险,这五人后被尊为洪门之“后五祖”。
在湖北襄阳,明朝遗臣陈近南迎接了这五位僧人,他们聚集在白鹤洞下普庵后的红花亭,于甲寅年七月二十五日同盟结义。
正当他们盟誓时,天空突然出现红光,众人认为这是天意,便以“洪”字作为组织名称,洪门由此诞生。
洪门起源,从少林寺到红花亭
洪门是中国明末清初的一个秘密组织,起源于“汉留”,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关于洪门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流行的版本与福建南少林寺有关。
据说康熙皇帝清剿福建南少林寺,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收留了逃出来的五人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这就是所谓的“少林五祖”,令其开设天地会的分支机构,即称为洪门。
另一种说法是,这五人是反清复明的大将,随史可法抵抗清军兵败后成立的洪门。
洪门创立之初,就有一套严密的组织结构和信仰体系。洪门供奉的牌位包括始祖洪英(殷洪盛)、五先贤(朱之瑜、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傅山)以及五宗(文宗史可法、武宗郑成功、宣宗陈近南、达宗万云龙、威宗苏洪光)。
洪门内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有前五祖、中五祖、后五祖、五义、五杰、三英、二师等职位。洪门文化的核心是“忠义”二字,即忠於中华民族,坚持民族大义。
孙中山与洪门,革命之缘
1904年1月11日,太平洋上的檀香山致公堂国安会馆内,“洪门!洪门!”之声不绝于耳。
38岁的孙中山正在参加一场庄严肃穆的洪门“入闱”仪式。
在舅舅杨文纳和哥哥孙眉的建议下,经过洪门老前辈钟兆养的介绍,孙中山正式加入了海外洪门组织,并被当场封为“洪棍”(元帅)。
从此,孙中山便被洪门中人视作“自己人”,尊为“孙大哥”。
这一身份转变打开了美洲华侨倾力支援中国革命的大门。在美洲洪门致公堂总理黄三德的陪同下,孙中山在美国的长途旅行和宣传终于获得成效。
孙中山早在创建兴中会时,其成员中就有很多是洪门兄弟。1895年至1908年间,革命党人在南中国组织的历次武装起义,基本上都是通过两广和海外洪门发动的。
美洲洪门组织在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中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财政支持。
1911年,致公堂与同盟会联合成立了洪门筹饷局(又称国民救济局),为辛亥革命筹款。
孙中山曾盛赞“华侨为革命之母”,而其时华侨列籍洪门者十之八九,海外洪门实为“华侨之母”。
辛亥志士,洪门英烈谱
在辛亥革命中,洪门志士几乎“无役不从”。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72烈士中,60多人是洪门子弟。
秋瑾,洪门同盟会军师(白纸扇),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权运动家、革命烈士,在绍兴就义时年仅32岁。
黄兴,洪门哥老会龙头,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与孙中山并称“孙黄”。
宋教仁,洪门华兴会成员,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杰出领袖,中华民国的创始人之一,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
郑士良,1883年20岁时就加入洪门,在广州的医学校里结识孙中山。1895年兴中会和广州起义失败后,他潜回香港秘密联络会党。1900年领导惠州起义,借助会党身份深入具体地组织起义活动。
洪门不仅提供了革命的人力资源,还贡献了巨大的财力支持。李是男,旧金山华侨,1906年认识冯自由后加入同盟会。
1911年美洲洪门筹饷局成立时,李是男担任会计,发行的中华民国金币券上,有孙中山和李是男的签字盖章。
洪门大佬,司徒美堂的传奇
1868年4月3日,司徒美堂出生于广东开平。
1882年3月,他赴美谋生,三年后加入了“洪门致公堂”。
司徒美堂后来成为洪门致公党的领袖,是中国致公党的创始人之一。
1904年,孙中山赴美活动,与司徒美堂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后,司徒美堂多次发动筹款,支援国内的革命。
为支援抗日,司徒美堂发起了“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任美国总统前,曾在致公堂当法律顾问。这段经历反映了洪门在国际上的广泛联系和影响力。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司徒美堂领导侨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支持十九路军上海抗战,并亲自慰问十九路军将士。
1948年,司徒美堂公开宣告拥护中国共产党及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组建人民民主政府的主张。
1949年,司徒美堂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参加了开国大典。1955年,司徒美堂病逝于北京,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抗日烽火,洪门民族义
“七·七事变”后,向松坡、高振霄领导的洪门五圣山,立即致电声援北平宋哲元和二十九军全体将士,还积极募款购买了21架飞机支援国民革命军抗战。
由青红帮组成的忠义救国军,在掩护淞沪抗战中撤退的国军和在敌后袭扰日军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6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青帮、红帮、哥老会、理门等全国各党各派发出了《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第一次向众多的帮会组织发出了团结抗日的呼吁,得到了洪门的积极响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又发出建立和扩大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号召,东南亚闽侨洪门起而响应,组织和参加了华侨抗日武装。
他们组织了菲律宾华侨抗日锄奸义勇军,还参加了菲律宾华侨游击支队、菲律宾华侨青年特别工作总队、菲律宾华侨战地民主血干团、菲律宾华侨抗日迫击团等,为祖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特殊贡献。
洪门人物,多领域广泛影响
洪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知名人物,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
刘志丹,洪门哥老会龙头,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陕甘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刘伯承,洪门奉节哥老会成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贺龙,洪门哥老会“十排老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邓绍昌,洪门四川广安哥老会掌旗大爷,邓小平的父亲。
章士超,洪门华兴会成员,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活动家。
洪门不仅在政治军事领域产生了重要人物,在文化医药领域也有杰出代表。洪茂祥,法号慈云,“洪门医宗”第29代传人。他出生於中医世家,师从其祖父。
洪茂祥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将传统的“洪门医宗”同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对古代验方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洪门转型,从秘密会党到政党组织
洪门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转型和演变。1925年10月10日,美国旧金山召开了五洲洪门第四次恳亲大会。
以洪门致公堂为基础的中国致公党正式成立,选举陈炯明、唐继尧为正副总理。
“九·一八”事变后,致公党谴责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发动华侨支持抗日救亡运动。“一·二八”事变中,司徒美堂亲自携带华侨代表以及捐赠物资前往上海慰问十九路军。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致公党积极发动海外华侨用各种方式支援祖国抗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发动对东南亚各国的侵略。
致公党便在当地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和组织华侨抗日武装,并动员帮助华侨青年回国参加抗战。
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联合一切民主力量、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948年5月,致公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发表联合通电,拥护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司徒美堂、致公党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致公党将工作活动重心由海外转移到国内,是中国八个参政党之一。
现代洪门,爱国团体的新使命
1992年7月28日在美国举行第3届世界洪门恳亲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代表经过两天讨论,通过总会章程,宣告成立世界洪门总会。首届会长李志鹏,总会设在美国檀香山。
目前,世界各地至少有2000万洪门弟子,其中马来西亚有200万人、新加坡有8万人、台湾有20万人。
洪门文化的核心是“忠义”二字,即忠於中华民族,坚持民族大义。洪门不是黑社会,而是爱国爱民族的团体。
台湾洪门于2004年10月作为社团组织实现合法登记,中国洪门五圣山三年前在台湾率先提出洪门维新变革,推动洪门企业化、社团化、合法化、国际化发展,由帮会形态转型为社会公益团体。
改革开放后,致公党在接待华人华侨回国探亲、旅游、讲学,引进外国资金、技术设备,发展对外贸易等方面做了诸多贡献。现在致公党中央主席是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
台湾洪门的终极目标是两岸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时代赋予洪门新的使命,就是要协助祖国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
洪门精神,忠义文化传承
洪门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精神文化体系。洪门奉行“以义气团结,以忠诚救国,以侠义除奸”的信条。
洪门起源于“汉留”,行于“海湖”,所以洪门有“汉留”、“海湖”之称。
由殷洪盛起始,殷洪盛为洪门始祖。殷洪盛,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人,明代崇祯年(公元1631年)辛未进士,为人贤明练达,慷慨好义。
洪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虽然化名特多,有三点会、三合会、三河会、添弟会、致公堂、或红帮等等,尚有许多分支别名,但一致的对外称曰《天地会》,对内则称《洪门》。
由于清廷对天地会党徒的严刑究办,杀戮株连,所以洪门集会方式多用口头传述来秘密结社,对来源出处,难免存在各种不同的说法。
洪门精神的核心是忠义精神,即对中华民族的忠诚和对民族大义的坚持。
这种精神使洪门在历史上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更新自身的使命和目标,从最初的“反清复明”到后来的支持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再到现在的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