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线部署“打印”系统,瞄准印度S400?一张照片激怒印军
据外媒报道,中国空军已经把攻击-11隐身无人作战飞机安排在高原一线机场,这就说明攻击-11已经正式进入部队,具备了作战实力。
如果这些消息是真的,那么攻击-11就是全世界第一个正式服役的无人飞翼隐身攻击机。美国媒体对此评论说“中国空军在这个重要领域走在了全球前列,甚至超过了美国空军。美国空军在这块领域里却显得迟钝得令人难以置信。”
据外界资料显示,攻击-11项目大约在2009年前后开始启动,第一架技术验证机于2012年问世,绰号“利剑”,而这款“利剑”无人机在2013年11月13日顺利完成了首次飞行。
利剑无人机首次飞行顺利完成,这也意味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英国之后,第四个具备隐身无人作战飞机研发实力的国家。由于这三个国家在后续发展上遇到困难,国产隐身无人作战飞机实现了弯道超车,迅速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利剑无人机经过三年的紧张试飞,凭借出色的表现顺利通过了验收。国产隐身无人作战飞机正式进入研发阶段,被命名为攻击-11。
在2019年建国70周年阅兵中,攻击-11首次亮相公众视野。到2021年,攻击-11的设计正式完成定型,开始交付使用。
到了2022年,中国空军组建了第一支攻击-11隐身无人机作战部队,到了2024年,外界猜测攻击-11可能已经具备了初步作战能力(IOC)。这次西方的卫星拍到攻击-11在高原前线基地部署,基本上也验证了之前的推测。
外界猜测攻击-11的长度大概在10米左右,翼展几乎达到15米,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吨,内部载荷能装大约2吨。
攻击-11配备了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以及信号侦察装置等多种探测设备,能够全天候、昼夜无间断地监测空中、地面和海面上的目标。
珠海航展展出的模型透露,攻击-11的机腹上配备了两个弹舱,能装载不超过1000公斤的精确制导武器,每个弹舱最多还能放下4枚小直径制导炸弹。
攻击-11用的是一台涡扇13无加力涡扇发动机,平时巡航速度大概在900公里每小时左右,作战时的作战范围能达到1500公里。
攻击-11隐身无人机装备到位后,变成了中国空军新一代战区级的隐形打击力量,大大提升了中国空军对地面和海面目标的打击能力。
凭借攻击-11出色的隐身性能,它能突破当前最先进的防空体系,精准打击对方的重要深层目标。
外界觉得中国空军这次把攻击-11放到高原一线机场,主要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检验无人机在高原复杂环境中的战斗表现,找出短板,补充不足。
再有,就是印度早就把S-400防空导弹安置在边境一带,我们也趁机在实际任务中检验一下攻击-11的隐身水平。
假设攻击-11的作战半径是1500公里,从高原一线的机场一跑起来,就能覆盖印度北部这些地区,算得上是有了相当大的作战范围啦。
印军的重点目标,比如空军基地、导弹阵地和防空系统,全部在攻击-11的攻击范围里头。而且,印度的防空系统反隐身这块水平不高,攻击-11的威慑效果可想而知啦。
在台海方向,攻击-11从咱们东南沿海或南方沿海的机场起飞,能把整个台海战场都控在作战半径里,打击范围能伸到京都东边,吕宋南面。如果再往南沙的岛礁机场部署,就可以打到马六甲海峡一带。
攻击-11隐身无人作战飞机的列装,标志着咱们中国空军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迎来了重大突破。
隐身无人作战飞机得配备宽带连接和高速数据链,还得有大容量的信息处理系统,才能保证正常运行。当年,美国空军装备RQ-4无人机时,才发现地面信息系统跟不上海量信息的传输和处理,只得对系统进行升级完善。
另外,无线网络的安全性也是非常关键的,要不然一旦被对手攻破,我方的无线网络就可能被入侵,从而干扰无人机的作战计划,严重的话甚至会被诱导误导无人机的行动。
曾经有过伊朗成功入侵美国空军的无线网络,把RQ-170隐身无人机骗得降落在伊朗的机场,这事儿对美国空军的无人机行动算是挺大的打击。
要说的就是,我们在攻击-11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攻击-21舰载隐身无人作战飞机,它们都安置在航空母舰和076型两栖攻击舰上。
这样一来,中国海军的航母编队和两栖打击群就多了一份更为隐形的攻击力量,威慑力也变得更硬实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