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消费龙头中报大降,4个白酒暴雷,洽洽食品业绩也不行了?
2025年7月的这个夜晚,A股市场像被拉响了警报,紧张气氛在交易大厅蔓延,消费龙头集体“变脸”,让人心头一紧,仿佛一夜之间天翻地覆。
业绩预告扎堆下滑,400多家公司“失守”,消费板块首当其冲,光是白酒板块就有四家重挫,金种子酒直接亏损,酒鬼酒的收入下滑超40%,顺鑫农业和水井坊也接连爆出大雷,投资者的心情难免焦躁。
过去大家觉得白酒是铁打的护城河,这次也扛不住了,金种子酒的亏损让市场措手不及,酒鬼酒收入大幅下滑像是一记警钟,顺鑫农业和水井坊的“暴雷”更是让人开始怀疑整个消费赛道的逻辑是不是出了问题。
细看这些公司出的预告,不仅仅是白酒股,零食消费也很惨,洽洽食品、南桥食品、佳禾食品、良品铺子、惠发食品、甘源食品相继失守,大家心里其实早就不是滋味。
2025年上半年,洽洽食品的净利润下滑超过71%,直接跌回8000万左右,这样的数据很难让人有信心,背后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原料价格飙升,毛利率自然撑不住。
内蒙古巴彦淖尔的暴雨让葵花籽减产一半,优质食葵的价格直接飙升至28元一公斤,比正常年份贵了五成多,原材料成本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
坚果采购压力也大,美国巴旦木关税上调,越南腰果又遇上产地干旱,坚果采购成本同比上涨约15%,这两头夹击,洽洽食品的利润空间被压得几乎没有。
南桥食品上半年净利润下滑69%到75%,只剩0.32亿元,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同样明显,棕榈油和椰子油价格持续新高,进口奶油和乳制品价格也跟着往上蹿,公司想顶住都难。
佳禾食品更惨,净利润下滑77%到85%,只剩下0.11亿到0.16亿元,原材料涨价和营销费用的双重压力,公司扩展咖啡等新业务,开拓C端销售,结果是成本和费用一起涨,利润自然撑不住。
良品铺子则直接亏损,净亏损超过1亿元,降价和销售下滑的双重打击下,毛利率也被拖累,产品结构调整也没能救回来,投资者担心的不只是短期亏损,更怕公司战略转型没找到方向。
惠发食品的净利润下滑52%到100%,最高净亏损达3300万元,消费疲软、行业竞争激烈,公司营业收入减少,利润也跟着缩水,市场信心一再受挫。
甘源食品同样遇到麻烦,上半年净利润下滑约55%,只剩下7300万元,收入也大幅下滑,大家都在问——消费赛道还行不行?
2025年这个节点,消费龙头集体失守,很多人会觉得是周期性调整,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全球供应链的压力,企业本来就很难再用过去那种低成本、高毛利的模式过日子。
市场环境变了,原来那种靠消费升级、品牌溢价赚大钱的逻辑开始失灵,消费分级越来越明显,普通人钱包捂得更紧,企业的日子自然难过。
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直接,像内蒙古的暴雨、越南的干旱,企业再怎么精打细算,也挡不住天灾,原材料价格一涨,利润就没了。
国际贸易环境也不太平,美国巴旦木关税一上调,坚果行业就得跟着遭殃,过去那种全球采购、分散风险的打法,现在效果越来越有限。
企业想转型,想升级产品线,结果营销费用一涨,短期利润就受冲击,长期能不能扭转还很难说,投资人只能硬着头皮等结果。
行业竞争也比以前激烈,品牌多、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一降价,利润就更难看,大家都在拼命守住市场份额,谁也不敢轻易涨价。
消费端变化也很明显,2025年上半年,居民消费意愿明显下降,疫情后遗症还在,大家花钱更谨慎,企业的高端产品卖不动,低价竞争又拉低了利润。
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敏感度提高了,过去那种“只要市场还在就能赚钱”的思维,已经不适用了,大家都在试探新路子,却很难找到突破口。
业绩下滑的不只是个别公司,而是整个行业在经历调整,消费龙头都迈不过去的坎,中小企业更难翻身,这其实反映了当前中国消费市场的深层变化。
A股市场也在用脚投票,龙头股集体大跌,投资者用资金表达态度,短期内很难有乐观情绪,大家更关注谁能率先突围。
未来怎么走,公司自身的调整能力、对原材料波动的应对策略、渠道创新的落地,都会成为能不能活下去的关键。
从这次“中报大降”看,企业如果把希望寄托在外部环境好转上,风险会越来越大,只有主动调整、适应变化,才能勉强过关。
市场在变,消费也在变,2025年的这一轮调整更像是一场大考,考验的是企业的真实能力和应变速度,不是谁都能顺利过关。
投资者也得适应新节奏,过去的“抱团取暖”思路需要调整,行业分化、企业分化会愈发明显,优胜劣汰的逻辑会越来越强。
短期内,巨头们的阵痛还会持续,行业信心可能一时难以恢复,市场需要耐心,也需要更多创新和突破。
这一夜的震荡,可能只是序章,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公司曝出问题,市场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2025年的夏天,消费赛道的暗流涌动,未来究竟谁能笑到还得看谁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路。
是继续守旧,还是主动求变,消费龙头们必须在这场大调整里做出自己的选择——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这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谁能熬过这场阵痛,谁能在新的市场格局下重获新生,市场的答案还悬而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