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揭秘康有为:文人中的隐形富豪!

发布日期:2025-08-06 08:25    点击次数:142

康有为:

民国首富文人

作者|吴安宁

摘自|《民初国学大师的生意经》

原载|《看历史》2015年第4期

图源|网络

编辑|策山

民国年间,康有为尽管在当代文坛上的声望已无法与晚清时期相提并论,然而后继者们对这位坚守保守立场的皇权维护者不乏批评之声,但这并未丝毫动摇他积累财富的决心。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慈禧在流亡海外期间,康有为怀抱满腔热忱,声称拥有光绪帝亲赐的“衣带诏”,积极联络外部势力,并与国内豪杰建立联系,密谋协助皇帝重新执掌大权。正值“六君子”遭不幸遇害之际,全国有识之士无不为之扼腕叹息,而海外华侨亦对维新志士抱以深切同情。因此,康有为得以筹措到丰厚的经费。

手握丰厚资金,康老夫子的人生画卷愈发斑斓。1906年春,他踏足墨西哥,向海外华人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恰逢墨西哥城筹备铺设有轨电车,康有为独具慧眼,购入电车线路所经之地的大量地产。不久,这些地产价值激增数倍,为他带来超过十万墨西哥鹰洋的巨额收益。

1907年,当康有为年满49岁之际,他在美国西部展开了一系列演讲活动。在这些演讲中,他不仅成功吸纳了一批新党员,募集到了可观的资金,更是在此期间迎娶了第三位姨太太——一位年仅17岁的少女。何旃理何旃理,一位精通四国文字、深谙中华文化的美国华侨。彼时,她被康有为的演说深深吸引,视其为一位伟大的英雄,即便面对父母的反对,她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毅然决然地将自己托付于他。1911年6月,康有为迁居日本。次年春天,他又将一位出身寒微的16岁神户少女引入了自己的生活。市冈鹤子纳为四姨太。

保皇党原本组织结构松散,党魁康有为的经费使用情况,包括具体支出项目,无人能详悉。因此,在清末,这笔账目无疑是混乱不清的。

1913年,正值55岁之龄的康有为归国后,竟意外地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的祖宅曾在清政府时期遭受抄没,随着民国政府的接管,该宅地又被拆毁以扩建马路。康有为的机智与果断,使得他不愿就此罢休。他联合了十数位广东地区的显贵,向广东政府提出了赔偿的要求。面对康有为的坚持,当局最终不得不作出让步,同意赔偿并补偿其在广州永汉路的损失。(今北京路)邻近的一座幽深宅邸,已转让予康有为,同时亦赠予他一笔丰厚的补偿金。

1914年春,康有为带领全家搬迁至上海。他预见到上海地皮的增值潜力,便果断出售了在广东的地产,并在上海购置了广阔的土地。随后的日子里,上海的地价节节攀升,康有为逐步抛售所购地皮,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初抵上海时,康有为并未购置房产,反而选择了新闸路16号的“辛家花园”租住。这座园林占地十亩,楼台错落,亭阁争辉,既包含了洋式的建筑风格,又融入了传统的平房布局,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景致颇有几分相似。而这座园林的主人,原本是一位犹太人士。辛溪破产后,他将房子售予清末大买办。盛宣怀康有为租下了盛家后人所拥有的房产,租金定为每月120银圆,此一居住便持续了八年之久。此租金数额,竟与上海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相当。

1921年,康有为,时年64岁,于英租界愚园路购置十亩土地,筑就了一座融汇中西风格的园林住宅,命名为“游存庐”,后世亦称之为“康公馆”。游存庐的装修风格,简而言之,便是豪奢。房屋的内部装饰暂且不论,单是庭院的布局,便耗费了不菲的财力。其中,一座蜿蜒曲折的大池塘可供游船荡漾,池上横跨两座木质桥梁,池塘中栖息着五百尾金色锦鲤。园内种植了逾千二百株树木,各式花卉更是繁多。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园中还饲养了孔雀、麋鹿、猴子等珍奇动物。

除了名噪一时的“游存庐”,康有为亦匠心独运,于各地修建了三处雅致别墅,分别为杭州西湖之畔的“一天园”、上海杨树浦畔的“莹园”,以及青岛会泉附近的“天游园”。

“一天园”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西湖之畔,丁家山脚,占地面积逾三十亩。康有为先生游览杭州时,对这片宝地一见倾心,遂不惜重金购得。自1920年开始动工,历时四年,园景终告完工。园中山花竞艳,可尽览西湖全景,碧水连天,美不胜收。康家直至抗战爆发,方才将园子转让他人。

位于杨树浦的“莹园”紧邻吴淞江畔,乃是一次性投资项目。该园建成不过一年有余,便转手售予了日本投资者。

青岛的“天游园”昔日乃德国占领时期在青岛建立的租界提督署,当地百姓称之为“提督楼”。随着“一战”的结束,德国战败并撤离青岛,这栋提督署随之转为官产。1924年,康有为先生购得此地产,并将其更名为“天游园”,加以扩建,使之成为夏日避暑的胜地。

康有为除投身房地产投资之外,其卖字亦能获取不菲的收入。康夫子的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亦占据一席之地。他对此毫不讳言,甚至会在报纸上明码实价刊登广告。在上海、北京等地的主要书店中,更是摆放着“康南海先生鬻书润例告白”,无论中堂、楹联、条幅、横额还是碑文,只要有需求,他便毫无保留地挥毫泼墨,吸引了众多官僚、军阀、富商及地主争相求购。据统计,仅此一项,每月便能为康夫子带来高达1000银圆的进账。

康有为堪称理财高手,然而其开销亦颇为可观。他对美色情有独钟,拥有六位妻妾,共育有十二名子女,其中成年者包括两位儿子和四位女儿。每月仅大小妻妾的化妆品费用、子女的零用钱,便粗略估计需上千之数。家中女仆男佣多达四十余人,再加上管家、账房、司机、厨师、园丁、保镖,以及负责守门的几位印度人,雇佣这些人员的工资又耗费了数百金。

此外,康夫子颇具任侠之气概,其家中常迎来门生弟子、新朋旧友,少则十数人,多则三、四十众。他们于康府之中,皆可享受到尊贵宾客的礼遇。每当有囊中羞涩的青年才子登门求助,康有为无不慷慨解囊,慷慨赠送。

康有为喜宴客,书画大师。吴昌硕、诗人陈三立、教育家蔡元培常请之人。喜收门徒,如画家。徐悲鸿、刘海粟均为其弟子,助益良多。梁启超“惜才育士,广施仁爱,共享甘苦,不惜自身。”

据学者研究,康家最为繁华的时期,平均每四日便需消耗一石大米,相当于约160斤。仆役每日所需采购的日常用品,竟需以汽车装载。在上海逗留期间,其年耗银圆更是高达1.2万之巨。

1927年三月,康有为在上海庆祝完七十寿辰后,鉴于对北伐军可能带来的威胁,决定将家迁往青岛。当月二十九日,康有为在参加宴会后突感腹痛剧烈,遂先后邀请两位医生前来诊断。其中一位日本医生诊断其疑似食物中毒,并开具了药物。三十日,康有为的精神状况有所好转,自认为毒素已被清除。然而,到了三十一日凌晨五时,他再次感到极度不适,其弟子、前清举人……吕振文和其外甥李云光康临终“七窍出血”。

关于康有为不幸辞世的真正原因,现已无从查证,然而,他的离世,无疑标志着文人风华一代的落幕。



上一篇:宗庆后遗产争夺战背后的真相:一场未完待续的家族博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