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严词提醒,曾言不碰台局的李在明又发声
“外星人没来,韩国先变卦了。”
三个月前,李在明还在镜头前拍着桌子,说“除非外星人打过来,不然谁也别想拉韩国蹚台海这摊浑水”。话音未落,9月22日,韩国外长赵显就跟美日坐一张桌子,白纸黑字把“台湾海峡稳定”写进联合声明。脸打得啪啪响,连回声都透着尴尬。
那天首尔下着雨,外交部大楼里的灯亮到后半夜。据说赵显签字前犹豫了几秒,笔尖在纸上顿了一下,还是落了下去。第二天一早,北京的电话就打到了首尔,语气硬得像钢板。
李在明不是不知道后果。半导体出口占韩国总出口两成多,其中四成卖往中国。光三星海力士两家,在华工厂就雇了上万号人。真要断供,韩国股市第一个跳水。可他也清楚,驻韩美军基地就在首尔边上,朝鲜那边隔三差五放炮仗,没有美国撑腰,晚上觉都睡不踏实。
这就跟夹在婆媳之间的男人一样,左边是亲妈,右边是媳妇,哪边都得罪不起。偏偏台海问题不是婆媳吵架,是拔刀见血的地儿。
更闹心的是国内。韩国保守派天天在电视上嚷嚷“总统向中国低头”,把李在明骂成“首尔汪精卫”。民调往下掉,支持率从52%滑到41%,跌得比比特币还快。李在明心里苦,脸上还得绷着,毕竟明年国会选举,再掉下去就得成跛脚鸭。
其实这事早有苗头。六月份韩国国会听证,就有议员拐弯抹角问“如果台海有事,韩国跟不跟”。当时外交部长答得含糊,说“视情况而定”。现在看来,那时候就埋了雷。
最惨的是韩国企业。声明一出,中国网友把乐天玛特的旧账翻出来骂,吓得现代汽车赶紧发公告撇清关系。可越描越黑,股价还是绿了三天。有在华为工作的韩国人发朋友圈:“同事看我的眼神都不对了,像看叛徒。”
中国这边反应也快。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把话说得很死:“任何纵容台独的行为,都是搬石头砸自己脚。”潜台词谁都懂——经济牌随时能甩。韩国进口的车厘子、化妆品,海关查验突然严了;赴韩旅游签证,拒签率从3%涨到12%。小动作不断,钝刀子割肉最疼。
李在明现在骑虎难下。继续硬顶,中国真制裁,半导体厂得停产;要是认怂,美国那边又没法交代。听说青瓦台连夜开会,吵到凌晨三点,最后决定派个副部长去北京“解释”,说白了就是灭火。
可信任这玩意,跟玻璃杯似的,摔一次就裂。韩国过去三年好不容易攒下的对华好感,被一纸声明打回原形。有中国学者私下说:“现在看韩国,就像看反复横跳的前任,说变就变。”
更麻烦的是连锁反应。日本那边立马跟进,说“日韩美安保合作深化”,把韩国绑得更紧。朝鲜趁机放话:“南朝鲜傀儡勾结外敌”,导弹试射安排上了。李在明在推特上发了个“和平”表情,被网友骂到删帖。
说到底,小国在大国夹缝里,想玩平衡术,得像走钢丝的演员,风一吹就摔。偏偏台海这阵风,是十二级台风。
现在韩国国内也分裂。年轻人骂政府“软骨”,老年人骂中国“霸道”。首尔大学门口,两拨人举着牌子对骂,警察在中间拉架,像拍韩剧。
最魔幻的是,李在明上周还在演讲里引用《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这周就被现实教做人——伐谋的前提是别踩红线。红线那头,中国把话说得很白:台湾问题没商量。
接下来怎么办?韩国企业已经开始做最坏打算。三星据说在越南扩建工厂,SK海力士考察马来西亚,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可远水解不了近渴,中国市场的体量,东南亚十年也补不上。
李在明现在每天看三次汇率,韩元兑美元跌一点,他就多抽两根烟。幕僚劝他“冷处理”,他苦笑:“冷处理?再冷就结冰了。”
有消息说,韩国准备派个前总理去北京递话,带的是泡菜和参鸡汤,不是半导体订单。能不能管用?天知道。
反正下次再拍桌子,估计没人信了。
“外星人没来,韩国先把自己绕进去了,下一步往哪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