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秦国历史上贡献最大的10位国君

发布日期:2025-11-20 19:49    点击次数:109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把六国都灭了,统一了中国,还建立了秦朝,从此秦朝就成了我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但谁能想到,秦国最开始只是个给周王室养马的人创立的,地方也就那么一小块。可经过几百年的奋斗,秦国最后统一了全国。这过程中,每一代秦国君主都付出了努力。现在,咱们就一起来看看秦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10位国君。

【1、秦非子】

秦非子乃嬴姓家族的祖先,他是商朝猛将恶来的第五代后人。在西周孝王在位时(大约公元前900年),他因擅长养马而声名远扬。周孝王便让他负责汧渭交汇处(现今陕西宝鸡一带)的马匹管理事务。由于他在培育战马方面表现出色,公元前890年,他被赐予秦地(现今甘肃清水陇东地区),建立了隶属于周王室的“秦”邑,并获得了“秦嬴”的封号。他对秦国的建立有着三大贡献:一是培育了众多优良战马,增强了周王室的军事实力,还开创了系统化的马政管理,为秦国骑兵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二是带领族人开拓了陇西河谷的农耕区,促使游牧民族逐渐转向定居生活;三是整合了西陲的嬴姓部落,构建了以秦邑为中心的政治体系。

那时封国的地盘只有五十里大小:西边从西犬丘(现在甘肃礼县那块儿)开始,东边一直到渭水上游牛头河一带,北边靠着陇山挡住戎狄,南边管着西汉水上游的河谷。这片又窄又长的谷地,包括现在甘肃的清水、张家川、秦安这些地方,虽然不到一百里,但却是关中通往陇西的重要通道。经过四代人的努力,到秦仲的时候往东扩张到了岐西,到了第六代秦襄公时正式建国,最终开启了秦国五百年的基业,所以历史上说“非子受封,秦地初成”。

【2、秦襄公】

秦襄公成了秦国第一位被正式承认的诸侯。他父亲秦庄公和西戎打仗时牺牲了,襄公一上台就碰上了难题:西戎占着陇西那块地,周朝也快撑不住了。公元前770年,申侯和犬戎一起打进镐京,把周幽王给杀了,襄公马上带着精锐骑兵,护着周平王搬到洛阳去,一路上打了好几场硬仗,立了大功。第二年,周平王就封他为诸侯,还把岐山以西的地盘(现在从陕西宝鸡到甘肃天水那块)赏给他,让他自己看着办,秦国就这样成了诸侯国。

他为秦国立下了三大功劳:头一桩是让秦国首次得到了周天子的正式册封,从此秦国不再是附庸,能名正言顺地建国;第二桩是夺回了被戎狄侵占的西犬丘旧地,还把势力范围向东扩展到了汧水流域;第三桩是定下了秦国的长远策略,为后来向东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当政时,秦国的地盘分为实际控制区和名义上的疆域:西边从甘肃礼县的西犬丘开始,东边到陕西陇县的汧水河谷,北边到陇东台塬的南边,南边包括西汉水的上游,大约有三万平方公里;不过周王室赐给的岐西(关中西部)地方还被戎狄占着,得等以后去打下来。最后,襄公在前766年攻打戎狄到岐山时牺牲了,他的儿子文公后来收复了岐地,这才开启了秦国五百年向东扩张的宏大事业。

【3、秦文公】

秦文公乃襄公的儿子,在公元前765年继承了王位。在他当政的五十年里,秦国从偏远的小国变成了关中的霸主:公元前763年,他亲自带着七百名士兵向东征战,第二年在汧渭交汇处(现在陕西宝鸡)建了陈仓城,并把都城迁到了那里,完成了襄公的遗愿;公元前750年,他攻打西戎到岐山,夺回了周朝原来的土地,还收编了周朝遗民来增强国力;他开创了秦国的法制——公元前753年设立史官记录历史,公元前746年首次设立了相关制度,让秦国的法律变得非常严格;他还首次进行了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在陈仓建了鄜畤来祭拜白帝,确立了秦国人信奉天命的观念。

他当政时,秦国的地盘通过两种方式扩大:名义上按周平王的分封,东边到岐山(现在宝鸡东边),西边到甘肃天水,北边到陇山南边,南边到凤县;实际上控制的区域更广,西边守住西犬丘(甘肃礼县)防着西戎,东边越过岐山到汥河(现在千阳),把关中平原西部四千平方公里的好地都纳入了版图。他这样的治理让秦国有了稳定的种地地方和养马的地方,为八代之后的穆公称霸打下了基础。

【4、秦穆公】

秦穆公叫任好,是春秋时期称霸一方的五位霸主之一。他最大的功绩是“向西扩张领土,在中原争雄”:公元前623年,他采纳由余的计策,先送歌舞女伎让西戎王沉迷享乐、国力衰退,随后出兵灭了十二个戎国,开疆拓土上千里,周襄王还特意赏赐他金鼓表彰他的功劳。在外交上,他通过“泛舟之役”运送上万斛粮食帮助晋国度过灾荒,尽显大国风范;军事上,他在“韩原之战”中俘虏了晋惠公,夺回了河西的八座城池,但在“崤之战”中中了埋伏吃了败仗,三位将领被俘,向东扩张的计划受阻。在治国方面,他奠定了秦国的制度基础:用五张羊皮换回楚国的囚犯百里奚并任命他为宰相,和蹇叔一起推行“德治与法治并重”的政策,把游牧的野人变成定居的农民,还首次设立了关卡和集市促进贸易。

他执政时,秦国的地盘扩张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西边直达狄道(现在甘肃临洮),掌控了羌戎各部;东边占据黄河西岸(包括少梁、龙门这些重要关口),北边征服义渠直到安定郡(现在宁夏固原),南边拓展到汉中盆地并收服了附庸国。领土从穆公在位时不到十万平方公里,猛增到陕甘宁地区的三十万平方公里,涵盖了渭河平原、陇东高原、汉水上游三大区域,让秦国从边缘小国一跃成为“虽未在中原称霸,却掌控西部半壁江山”的强国。

【5、秦孝公】

秦孝公叫渠梁,是战国中期秦国的国君。他在公元前362年继承王位时,秦国处境艰难:河西的土地全被魏国夺走,其他诸侯国也看不起秦国。他最大的功绩是推行改革使国家强大:公元前356年,他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推行“废除井田、开辟阡陌”的土地改革,废除世袭爵位,首次创立军功授爵制度;公元前350年,他将都城迁至咸阳,实行县制,统一度量标准,并颁布《垦草令》吸引三晋地区的流民。他治理国家二十四年,让秦国“路上掉了东西都没人捡,山上没有盗贼”,新组建的军队“不愿私下争斗,勇于为国而战”。

他当政时,秦国地盘大幅扩张:前354年,趁着魏赵两国交战,派兵夺回了少梁(现在陕西韩城那块);前352年,建起关塞收复了老都城栎阳;西边扩张到狄道(今甘肃临洮),南边拿下陕南商於那块地,北边收了一些义渠的牧场。控制的地方东边到黄河西岸,西边到陇西中心,北边到六盘山南边,南边包括秦岭北边,比刚继位时大了三倍,有十八万平方公里,给惠文王往东出函谷关打下了基础。

【6、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叫嬴驷,是秦孝公的儿子。他在位二十七年,实现了三大转变:刚当上国君时,他果断镇压了旧贵族的反抗,杀了商鞅但保留了他的变法;公元前325年,他改元称王,首次打破了周朝“只有伯爵才能称王”的老规矩;在外交上,他重用张仪推行连横策略,破了苏秦的合纵之计,化解了各国围堵的危机。他统治时,秦国的制度更加完善:设立相邦管理朝政,铸造“半两钱”统一货币;军事上四面出击——公元前330年派公孙衍打败魏国,夺取河西七百里土地;公元前316年听从司马错的建议灭了巴蜀,设立成都郡,得到天府之国的粮仓;公元前312年派樗里疾夺取楚国的汉中商於之地;晚年还向北攻打义渠,设立陇西郡。秦国的疆域从孝公时的十八万平方公里扩大到四十五万:东边占据函谷关控制崤山和函谷关,西边到达陇西的狄道,北边收复河套到阳周,南边吞并巴蜀包括汉中。原本西陲弱小的秦国,至此雄踞关中、汉中、巴蜀三大核心地区,最终形成了“横扫天下”的态势。

【7、秦武王】

秦武王,姓嬴名荡,是惠文王的亲儿子。他当皇帝才四年,就干出了不少大事:打仗方面,公元前308年,他让甘茂去打韩国的宜阳,打了五个月终于打下来,杀了六万人,拿下了三川这个关键地方,秦国的军队直接就到了洛阳边上;之后又过了黄河,把武遂给占了,还建了城来吓唬魏国。在朝廷里,他废除了一个人说了算的相位,开始设左右两个丞相来互相制衡;还提拔了一些有军功的普通人,让甘茂当了左丞相,这是头一回让不是皇族的人当丞相。

他当政时,把地盘往东西两边使劲儿扩:东边越过了崤山和函谷关这些要地,拿下了宜阳(就是现在河南洛宁那块儿),一直打到了周王室所在的洛阳门口;西边把巴蜀地区管得更牢了,还设了巴郡和蜀郡来加强统治;北边沿着义渠的边境修了长城来挡外敌,南边则对楚国的汉中地区形成了威慑。跟惠文王那会儿比,他的地盘多了三川那条路,还有韩国河外十五座城,总面积一下子涨到了五十二万平方公里。可前307年,他因为好胜去举鼎,结果在洛阳周王室的太庙里把腿弄断了,死了,才二十三岁。不过,他打下宜阳、打通三川这些战略成果,倒是给他弟弟昭襄王往外打清除了不少障碍。

【8、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本名嬴稷,是秦惠文王的儿子。他坐了五十六年王位,政绩辉煌:打仗时重用白起,公元前260年长平一战,就灭了赵国四十五万大军;公元前256年灭了西周国,把象征天下的九鼎搬到咸阳,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就此结束;公元前272年又灭了义渠,设立北地郡,消除了北方的威胁。在外交上,他打破了六国的合纵联盟,让范雎推行“远交近攻”的策略,一点点吞并了韩、赵、魏三国。内政方面,他首创设立了河东、太原、南阳三个郡,开启了郡县制的先河;还修了都江堰来灌溉巴蜀,建了郑国渠让关中地区富饶起来。

他执政时,秦国的地盘大得不得了:往东占了周朝都城洛阳、韩魏的河内地区,把三晋的心脏地带都捏在手里;往南吞了楚国的巫郡、黔中,一直打到云梦泽;往西稳住了巴蜀,往北吃了义渠,势力直抵河套,领土从惠文王时的四十五万一下子涨到百万平方公里,占了战国七雄的一半。在他的治理下,秦国从强国变成了统一天下的领头羊,给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9、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本名叫异人,后来改名子楚,是秦始皇的父亲。他原本作为秦国的人质被困在邯郸,后来靠吕不韦认为他“奇货可居”而进行运作,得以返回秦国。公元前250年他登上王位,在位三年期间做了很多重要的事:政治上,他任命吕不韦为丞相,破格提拔卫国人郑国来修水渠,让楚国人昌平君参与朝政,开创了让外来人才参与国家管理的先河;军事上,他命令蒙骜不断向东扩张,公元前249年灭掉了东周国,把东周公迁到阳人聚这个地方,彻底结束了周朝的统治;第二年又攻打韩国,拿下了成皋、荥阳等地,设立了三川郡来控制崤山和函谷关这一要地;公元前247年,他又出兵攻打赵国,夺取了榆次等三十七个城池,不过后来魏国的信陵君联合其他国家反攻,暂时阻止了秦国的扩张势头。

他执政时,秦国的地盘越变越大:往东越过了函谷关,把洛阳到荥阳的豫西要道都纳入了版图;往北守住了河东郡(就是现在山西的西南部),往南则压制着魏国的河内地区。秦国的统治范围有一百一十万平方公里,横跨陕西、甘肃、四川、河南、山西五个省份。他设立三川郡、灭掉东西二周国,这些行动都为后来秦始皇十年内统一六国铺平了道路。

【10、秦始皇】

秦始皇叫嬴政,是庄襄王的儿子。他十三岁就当上了皇帝,公元前238年平定了嫪毐的叛乱,第二年免了吕不韦的职自己掌权。他花了十年时间(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用“先和远的交好再攻打近的”策略灭了六个国家:先灭了韩国,接着是赵国和魏国,然后攻打楚国和燕国,最后收复了齐国,实现了首次的大一统。

他主要有三大功绩:一是制度变革,取消分封,设立郡县,把全国分成三十六个郡;统一文字为小篆,规范车辆轨道,统一度量标准和货币,为千年的集权统治打下基础。二是军事布局,向北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向南征服百越设立三个郡(闽中、南海、桂林),还修建灵渠连接长江和珠江。三是国家建设,修建驰道连接咸阳与燕齐吴楚等地,兴建郑国渠、都江堰来增强农业;把六国的十二万户富豪迁到咸阳,掌控关东地区。

秦朝完成统一后,其领土范围:东边一直到辽东,还延伸到了朝鲜半岛,西边抵达了甘肃临洮的陇西狄道,北边到达了河套地区的阴山,南边则包括了现今越南北部的象郡,总面积达34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全球最大的统一国家。

总结:

十位秦国国君前赴后继,让秦国在春秋诸侯中笑傲到最后。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封在秦邑(今甘肃清水),带领嬴姓部落从游牧转向农耕;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获封诸侯,夺回西犬丘故地,政治地位合法化;秦文公迁都陈仓(今宝鸡),收复岐山周朝旧地,首次制定秦国法律;秦穆公消灭十二个戎国,拓地千里,称霸西部;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迁都咸阳,创立军功爵位制度,革新国家根基;秦惠文王称王,打破合纵联盟,用张仪连横、司马错攻取巴蜀,疆域扩大到45万平方公里;秦武王攻破宜阳,打通三川,打开东进通道;秦昭襄王派白起在长平大胜,灭西周,设郡县管理北地,疆域首次达到百万平方公里;秦庄襄王灭东周,设三川郡,控制崤函要道;秦始皇嬴政十年间扫平六国,设郡县、修长城、统一车轨文字,建立340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十代君主用五百年时间,完成三级跨越——从秦非子到秦穆公,打下关中基础;从秦孝公到秦昭襄王,实现制度和军事双重强大;从秦庄襄王到秦始皇,最终完成大一统。他们开疆拓土、改革制度的连贯性,世间罕见,深刻展示了“积小成大”的强国之路。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上一篇:仁德的伪装?刘备称帝后连斩四功臣,揭开昭烈皇帝面具下,一场拯救蜀汉的必要之恶
下一篇:您知道健康养老如何更贴心?专业护理+科技赋能,优化方案提升晚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