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高机械申购热潮背后:3个关键信号助你把握工程机械投资新机遇
##夏季补贴计划
引言
一只凿岩设备龙头股,发行价却比行业平均腰斩还多,这种场面在北交所并不常见。8月5日,志高机械开启申购,不少投资者已经摩拳擦掌。但这家公司真有“下一个大牛股”的潜力吗?值得深挖。
正文
今年的A股市场,说风云变幻也不为过。就在不少人对传统制造业兴趣寥寥时,志高机械以17.41元/股的价格登陆北交所,市盈率只有14.5倍,比专用设备制造业31.38倍的均值低了将近一半。这定价到底是捡漏还是陷阱?很多老股民心里其实都犯嘀咕。
先来扒一扒志高机械这家公司的底细。它不是那种靠噱头炒作的新贵,而是实打实做凿岩设备和空气压缩机起家的老牌企业,还被评为国家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说白了,就是那种技术硬、门槛高、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的小巨头。在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7.95亿涨到8.88亿,净利润也从8899万提升到1.05亿元。别看增速没那么惊艳,但胜在稳健。
再看未来预期,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6.60亿至7.22亿元,同比小幅增长0.80%至10%左右;净利润则能达到8096万至8948万元,同比增长11%到23%。虽然不像互联网公司动辄翻番,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这样的增速已属难得。而且矿山开采、工程建设这些刚需领域,对其产品需求基本不会大起大落,有点像吃饭穿衣一样离不开。
不过,今年最让市场躁动的是雅江水电概念横空出世。自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启动以来,不少与基建相关的股票直接上演“坐火箭”行情。例如可比公司山河智能,在短短七个交易日内就拿下六个涨停板,让许多散户直呼看不懂。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大型基建项目带动装备需求井喷,一旦某家企业能分得蛋糕,自然会成为资金追逐的新宠儿。
但这里要提醒一句,并不是所有贴上“水电概念”的公司都能享受同样红利。有些只是沾边炒作,有些则是真正受益于产业链扩张。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大型水电项目不仅拉动主机厂商订单,也会刺激零部件供应商和配套服务商发展。例如空气压缩系统、液压组件等,都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点。如果单纯盯着主线龙头,很容易错失二线成长机会。所以投资时要跳出表面,多关注上下游联动效应,比如最近一些气体动力系统及传感器厂商订单激增,就是典型例子。此外,据沪深交易所最新公告(数据截至2024年8月4日),相关板块融资余额环比上涨12%,显示机构正在悄悄布局。
再聊聊市盈率这个话题。不少朋友看到14倍PE觉得便宜,其实这里有认知误区——市盈率低未必就是价值洼地,更不能和互联网、新能源等成长性赛道简单类比。在装备制造行业,由于周期属性强,一旦出现产能过剩或者原材料价格波动,再低估值也可能被打折。所以判断一家公司的长期价值,还得结合其技术壁垒、客户黏性以及现金流稳定性综合考量,而不能只盯着静态数字做文章。
关于资产配置,我给大家3条建议:
1)适当配置工程装备板块ETF或指数基金,用组合方式分散单一企业风险,同时分享行业整体复苏红利。
2)对于愿意主动选股的人,可以优先关注那些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小巨人”资质且财务健康的小盘龙头,例如类似志高这样的企业,但一定要设置止损位,把仓位控制好。
3)密切跟踪政策导向及重大基建项目进展,如国家发改委或地方政府发布的大型招标信息,以及券商研报对产业链景气度变化的动态分析。例如,中信证券认为,下半年基建投入将继续加码;中金公司则提示部分地区存在资金落实压力;华泰证券更倾向于精选具备海外拓展能力的平台型公司。这三方观点碰撞,可作为调仓的重要参考依据。
此外,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那就是不少投资者总觉得通胀来了资源类股票就全线上扬,其实实际情况远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