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对2025年房地产的几个判断
黄奇帆:
中国经济破局的核心是,“以改革化解难题”!
当下中国经济遇上的难题至少有四、五个:
1. 城乡差距太大。
2. 地方政府债务。
65万亿的债,压得地方上想使劲也使不出。3. 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多年一直徘徊在3000点左右,比较低迷
没有体现经济“晴雨表”功能,或让让老百姓共同富裕的功能,所以资本市场也有问题。4. 房地产不景气。
这些问题,都应该用改革的思路重整重组,来取得问题的化解。
黄奇帆重点聊了房地产,他几个核心看法是:
看法一:这次地产调整,是20年来最狠的一次!
20多年的房子发展,最近四年——从21年到24年,出现了重大的调整。
如果你把去年的指标跟2020年的指标比,就知道四年跌幅有多大。
第一个指标,房子建筑量:2020年22亿平方米 ,2024年预计6亿多平方米,差不多跌了65%。
第二个指标,新房卖掉的量:2020年18亿平方米, 2024年5亿平方米,也差不多跌了60%几。
第三个指标,土地批租量:2020年是8.7万亿 ,2024年预计3万多亿,差不多也要打个七折。
第四个指标,房价:跟2020年比,总体上跌了40%-50%,有的地方多一点,有的地方少一点等等。
第五个指标,跟房地产相关的贷款:按揭贷款的年度量比2020年减掉50%。开发商的融资能力也大幅减弱,这个减弱,也少了50%。都比2020年少了50%左右。
黄老说:五个关键指标,三个跌了三分之二(60%多),两个跌了一半。
房地产事业从90年代起来,整个20年其实没有一次像样的调整,一直是一路歌舞升平、一路发展。这次突然来了一次大调整,也很正常!
看法二:别瞎比!中国房地产跟美国次贷危机、日本崩盘是两码事!
跟美国次贷危机不同:
黄老说:我可以明确地说,中国的房地产没有美国次贷危机的基因,也没有日本房地产20年拖累经济的基因。
美国当年次贷危机:是因为当时美国搞“零首付”买房,还把房贷打包成高风险债券放大几十倍卖,最后泡沫炸了。
中国房地产,中国政府从来清醒:
从不允许零首付(违规就严惩);
中国房地产的各种不良债务,从来没有当作一个包去发债券,让你高杠杆地发。
所以,总而言之,房地产如果有破产,也是一家公司的破产,如果有坏账,也只是局部的坏账。中国不存在美国次级贷这样的“金融基因”。
其次,我们这次调整,跟日本90年的房地产调整也不同:
日本当时:城市化到头了,已经达到77%,而且这还是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90年代,日本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顶峰。
到顶峰后,日本房产泡沫炸了,没新进城人口接盘,加上日元汇率被美国搞崩了,双重打击拖累日本经济几十年。
中国这次调整: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才到一半,48%!今后几十年还可以加30个点。有足够的循环空间,刚需还是在的,慢慢地会释放。
看法三:政府,或总计10万亿收储,一举三得,破解去库存超级难题
核心问题: 产能过剩,差不多有20亿平方米的一手房库存。而且这个库存,至少会带出10万亿的现金流回不来。回不来开发商就会资金链断,断了以后就出现各种各样的三角债问题。
解决方案: 拿钱出来(可能几万亿甚至10万亿),打折收购房地产的库存。
黄老说:“如果我们国家拿几万亿,现在房价是比正常价格打了6折、7折,打6折的情况下,本来1万亿买1亿平米,现在可能买1亿6千万平方米,可以多买很多房子。政府可以用这个模式,买10亿、15亿甚至20亿平方米的库存。”
最终的结果:
对政府:买来的房子变成“公租房”或“保障房”,租给农民工、刚毕业学生等,
中国大陆现在也明确,要建立20%-25%左右的国家产权、但给老百姓居住的保障房,现在手中的保障房只占居民需要总量的5%。
对开发商: 拿到钱要去还债,盘活资金链,化解债务危机。
对老百姓: 政府把收来的房子租出去,租金稳定,可以打包成一种叫“REITs”的稳定理财产品(利息可能4%左右)。
黄老说:“老百姓完全会高兴地拿出10万亿买政府这一债券,因为他可以得到4%的回报。”
所以,这件事一举三得——
市场增加了老百姓理财的4%收益的资金资本;
政府多了全国15%人口获得保障房居住的能力;
开发商把过去10年、20年积累卖不掉的库存打了六折卖给了政府。
看法四:开发商欠债太多?
这一轮调整后,中国开发商负债率会从90%掉头向下,着力降到50%左右(全世界房产商负债率都不超过50%)。
中国出现了80%、90%,是因为我们机制造成的。买地钱、盖房钱、甚至没卖房就借钱,都靠贷款堆起来的。这三个负债率叠在一起,这样就80%、90%的负债。
未来方向: 改革!学国际规则:
①买地必须用更多自有资本,不能全靠银行借。
②严格管好买房首付比例(比如首套房20-30%,第二套房50%的首付等等),不能变相搞零首付,这样的话,把这件事就平衡了。
总之,中国的金融系统跟房地产的关系,在这一次调整中,也会得到化解。
看法五:开发商数量太多?要大减
中国有9万多家房地产公司!相当于每1万人摊上一家房产公司——这是世界之最。
对比美国那么大市场,开发商才500家左右。黄老说,“这是美国房地产协会会长跟我聊天的时候,我专门问了他,他讲了这些概念。”
经过这轮调整,黄奇帆估计未来中国房地产公司会大幅减少到2万家以内,更精干。
看法六:房地产与经济GDP“和解”
2025年以后房地产不会再像过去四年,对中国经济是负拉动。
黄老说道:“中国的房价,在2020年,家庭收入的23年-30年买一套房,但在全世界,一般是该国老百姓家庭收入的7-10年买一套房。
这次一跌,2024年房价已经跌到了2014年、2015年房价的均价。现在的房价跟老百姓收入比,大概是10年-20年买套房。”
如果今后10年房价不会马上又往上涨,但每隔十年GDP翻番,人均收入翻番,这个时候,收入跟房价比,就会从现在的10-20年缩小到8到10年,最终,也会跟世界合理的性价比相当。
黄老说:“中长期来说,未来中国城乡融合会为城市提供大量人口,会把房地产过剩的产能吸收掉一块。
当下短期来说,已经出台的5种措施也在化解房地产难题。”
最后归结为一句话,2025,中国房地产止跌回稳,会形成未来发展新阶段的起点。
黄老说:“止跌回稳以后,我们不希望房地产价格又来五年翻一番。
但至少,15年、20年,随着GDP翻番,房地产业同步增长,那时,中国房地产又会形成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