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套路!英伟达当AI金融中心?巨资投入OpenAI,银行不敢敢接
最近翻开财经头条,总能看到英伟达那“动作频频”的新闻,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九月份刚把63亿人民币砸在一家云企业,签下了长达七年的GPU订单,紧接着又向英国的数据中心投入了7亿,此外还花了50亿买了英特尔的股份。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对OpenAI的一开口就说有1000亿的投资打算!
如今连英国首相都得亲自出来撑场面,面对那些传统银行都不敢投的项目,它一句话就能把局势搞定。有的人说它现在就像AI圈里的“央行”,掌控着资金的流动,还能决定技术的发展方向。
你得知道,英伟达最开始可是专门卖电脑显卡的家伙,怎么突然一下子变成了AI圈里说一句就算话的巨头?这转变也太快了吧!
砸钱不眨眼的 “钱袋子”
要说英伟达像“央行”吧,最摆在明面上的就是它那“钱包”大得吓人!
不光是投资那么简单,英伟达的钱,基本可以左右整个AI行业的资金走向。普通人可能还没啥概念,可以先看看这个数据,2023到2024年,光是英伟达在AI相关公司上的投入就有83家,数量竟然比谷歌和微软合起来还多呢。
今年9月,它一个月花的钱就超过了129亿人民币,这还没算上给OpenAI那1000亿的“巨额支持”。
英伟达的投资并不是随意乱投,而是围绕自己“核心业务”来做的。比如给OpenAI的1000亿支持,要的条件是对方要建立一个超级数据中心,至少用到400万块英伟达的GPU。
这大概就是英伟达2025年一整年的GPU销量了。也就是说,英伟达实际上是把钱“借”给了OpenAI,结果还是得靠买它的芯片来偿还,等于资金转了一圈又回到自己手里。
它的资金基本上都渗透到AI行业的每一个角落,不论是马斯克的AI项目,还是法国的Mistral AI,只要是在搞AI研发的,几乎都能沾到它的投资。
现在全球一多半的AI创业公司背后都能看到英伟达的影子。不过,光靠“央行”般的投资还不行,还得有能力在紧要关头“救急”才行。
救场王
央行一项挺关键的作用就是“救市”,市场一缺钱,它得出手注资,给市场撑把劲。这事儿,英伟达其实也试过,而且表现得挺不错。
今年上半年的AI数据中心特别火爆,很多公司都想着搭建,可这建个数据中心得花上几十亿,还得大量采购GPU,传统银行觉得风险很大,根本不敢轻易放贷。
有个叫CoreWeave的云计算公司,当时差点就撑不下去了,项目快泡汤了,英伟达直接掏钱挺了他,还帮忙背书拉其他投资者,真是帮了大忙。
现在CoreWeave的估值差不多飙升了十倍,还准备冲刺上市,想筹个350亿的资金。
这招“别人不敢投,我来投”,其实跟央行在经济下滑时“放水”稳住市场的做法,还挺像的。
而且英伟达的影响力早就不局限在商业圈了,去年它宣告要在英国建立数据中心,英国首相还亲自出面撑场面,还专门调整了本地的产业政策。
之前英伟达打算收购Arm的时候,英国监管部门还各种刁难,眼看事情一度陷入僵局,但如今态度竟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这影响力,真比一般公司厉害多了。
有钱又怕输
要讲英伟达的底气,主要还在它那钱袋子挺鼓,估算到2027年,它每年的自由现金流能达到1480亿,算下来每天都能稳稳进账4亿,真是躺着挣钱的节奏。
你说的没错,英伟达手里的钱大把,但它偏偏没大搞并购,反倒把钱投到各种项目上。原因吧,主要是它看中了这些投资的长远潜力和创新空间,觉得通过投放资源,可以更好地布局未来。而且,频繁的并购也可能带来整合难题和风险,英伟达还是愿意稳扎稳打,把钱用在自己技术的提升和新领域的探索上。
要说英伟达不是不想收购,倒不如说是没那个胆量。之前打算收购Arm,花了整整两年时间,结果还是被监管部门给挡住了。之后呢,只能靠投资来扩大自己的版图了。
现在OpenAI暗中在搞自己的芯片,谷歌的TPU也越做越厉害,连阿里和亚马逊都在自主研发芯片,怕的就是被英伟达“卡脖子”。
以前苹果一直用英特尔的处理器,后来苹果 declare “我要自己搞研发”,当时很多人没放在心上,结果如今Mac全线都换成了苹果自家设计的芯片,英特尔一下子就失去了一大块市场份额。
黄仁勋当然不想重蹈英特尔的覆辙,所以才拼命投资,把OpenAI这些“潜在对手”拉到自己这边来。用我的钱打造的东西,就得用我的芯片,即使你打算自己搞,也得先考虑清楚。
现在不少人都开始担心,英伟达这么折腾,会不会把AI圈里的“泡沫”给吹得更大一些。
哈佛商学院的一位教授直言不讳地说:“拿1000亿去投OpenAI,表面上看是刺激需求,但实际上是在吹泡泡。要是未来AI的需求没想象中那么大,这些钱岂不是白白打水漂了吗?”
它的“厉害”程度已经让其他大佬们都开始紧张了。亚马逊今年宣布要砸1000亿搞自己研发芯片和数据中心,谷歌也把明年的预算调到850亿,明显就是说不想再受英伟达的眼色了。
英伟达能成 AI 领域的“央行”,不仅是因为它拿得出钱、掌握核心技术,更是因为它精准捕捉到AI爆发的趋势。虽然现在讨论不少,但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推动了AI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也让更多AI技术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以后不管它这个“央行”位置还行不行,这一波AI浪潮里,它已经在大家心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