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对抗尺度背锅?杨瀚森季前赛场均5.2犯引关注 文明对抗反不适?
杨瀚森 4 场季前赛之旅,以场均 18.3 分钟 8 分 3.7 篮板 1.2 盖帽 5.2 次犯规结束了。
以今年的 NBA 首轮 16 号秀为标准,杨瀚森的登场时间,个人数据都是超额完成任务,不仅坐稳了开拓者的第一替补中锋,还有场均 8 分 3.7 篮板 1.2 封盖的数据贡献,比卢普斯也多次夸赞小杨,认为他具备顶级护框,以及较高的球商,为他一些表现感到骄傲和自豪。

但是目前的杨瀚森,实际上头号问题并非个人技术,对抗等相关问题,而是适应裁判的吹罚尺度。
4 场季前赛,2 场 6 次犯规离场,其他 2 场分别是 4 次、5 次犯规,以不足 20 分钟登场时间,如此之高的频率很难不引起外界的注意。

杨瀚森曾公开表示:对于一些动作规范等相关问题,仍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若是观看了全程比赛可以看到杨瀚森面对一群经验更加丰富,或者是体型占据优势的 NBA 内线,目前肯定是很难相提并论,但一些护框,过渡协防也是需要解决问题。
像与一群替补阵容同时登场,他基本上拿不到球权,而队友被一步过了后,他选择送上犯规的方式阻挡对手强攻篮下,某种程度是过于较真了,季前赛的战术素养要求并不高,正如王仕鹏点评那样,落到低位是一定要打,再传球就回不来了。
想要长时间留在比赛场上,需要解决犯规麻烦问题。

杨瀚森参加开拓者的公开训练当中,在谈到 NBA 的身体对抗和 CBA 比怎么样时

杨瀚森表示:"我觉得(NBA)这边还是比较文明的,大家防守都是更多地在(自己的)圆柱体内,上手的动作不会那么大,尽可能地都是做好自己的身体对抗和训练对抗。"

24-25 赛季,杨瀚森代表青岛出战 45 场常规赛,场均 33 分钟得到 16.6 分 10.5 篮板 2.6 封盖,场均犯规数据只有 3.1 次,与菜鸟赛季的 2.7 次相比,实际上已经是处于上升的状态。

而 CBA 对抗,毫无疑问是观感远比 NBA 更加激烈,只是手部动作,防守习惯等问题,而 CBA 裁判并没有像 NBA 裁判那样狠抓,这也导致杨瀚森造成错觉,明明 NBA 对抗没有 CBA 激烈,为何仍持续受到犯规困扰。

此前,中国篮协和 NBA 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对于一些年轻球员送到 NBA 战略,实际上裁判也应该进行相对应输送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