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A股:大家提前做好心理预期,10月份底,行情或将重演历史?

发布日期:2025-10-26 11:22    点击次数:123

过去10年,A股10月首个交易日上涨概率高达70%,这一数据成为投资者判断四季度行情的关键线索。 2025年的10月,市场再度迎来“开门红”,假期后资金回流、政策预期升温与三季报披露窗口交织,形成与历史相似的共振环境。 机构普遍认为,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来自“十五五”规划预热、全球流动性转向以及业绩验证期的结构性机会。

历史规律揭示十月变盘密码

A股的“十月效应”具有鲜明特征:波动率显著上升,且常成为年度重要拐点。 例如2008年10月市场触底反弹,2019年10月开启科技股牛市。 过去25年中,银行、家用电器、电子等行业在10月上涨概率超过50%,其中电子行业连续两年蝉联涨幅冠军。 这一规律与政策窗口期紧密相关——每逢五年规划审议年份(如2010、2015、2020年),10月市场均出现上涨。

政策与流动性双轮驱动

2025年10月迎来二十届五中全会,“十五五”规划聚焦科技创新与内需提振,AI、生物制造、高端制造等产业被反复提及。同时,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国内央行通过逆回购释放流动性,宏观环境与2015年、2019年的宽松周期相似。 私募机构指出,全球科技产业催化(如OpenAI发布Sora 2、AMD合作突破)进一步强化成长主线。

三季报定调业绩为王

10月15日至31日为三季报密集披露期,业绩超预期个股平均可获得8.3%的超额收益。当前机构预测显示,计算机、传媒、军工、电新、电子等科技成长行业,以及钢铁、有色、化工等周期行业盈利增速领先。 例如宁德时代在2021年10月因三季报净利大增130%,单月涨幅达25%。 反之,业绩不及预期的个股可能面临剧烈调整。

机构布局路径浮出水面

券商10月金股集中分布于半导体、创新药、AI领域。 兆易创新、海康威视等13只个股获3家以上机构推荐,其共同特征为三季报预增且受益于国产替代政策。 私募机构同步采取“攻守兼备”策略,一方面加仓科技成长板块,另一方面配置高股息资产对冲波动。历史经验表明,五年规划相关的行业在会后一个月表现占优,本轮配置重点指向通信、机械设备、电子等方向。

风险与机遇并存下的市场选择

外部环境仍存不确定性,如特朗普关税威胁、美国政府停摆等事件可能扰动风险偏好。 但产业资本已通过回购释放信心,如京东方、南玻集团等公司近期密集公布回购计划。 市场若因外部冲击回调,防御性板块(如黄金、公用事业)和內需主线(白酒、基建)可能成为资金避险选择。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上一篇:被唐玄宗宠爱11年,杨玉环到底优秀在何处?三大特点让其难舍
下一篇:关税波动下的韧性:洛杉矶港第三季度吞吐量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