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中将回忆中越战争:中国军队突破五百公里正面,越军难以抵挡
1979年的那场战役中,中国军队分成三个方向发起攻势,在正面突破了长达500公里的战线,越南军队惨败,没有赢得任何一场胜利。
苏联的顾问团亲临现场,眼看着越南军的阵地被炮火炸垮,防线被步兵和坦克撕开,指挥中心一片混乱。
苏联中将加波年科回忆说:“我们完全没料到中国军队会打得这么厉害。”
苏越“联手”,却谁也没准备好
在1978年11月,苏联和越南刚刚签署了一份《友好合作条约》,这个条约第六条说得非常明白:一方遇到麻烦,另一方就得出手援助。
实际上,苏联为了在东南亚安插自己的影响力,付出了代价,就是租下了金兰湾25年,打造出一个能随时封锁马六甲海峡的海军基地。
越南觉得有背后靠山,便直接出兵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这样的举动把中国彻底激怒了。
在1979年2月17日的凌晨时分,中国军队展开全面行动。广西和云南两个战线同时发起攻击,主要目标包括谅山、高平、老街、柑塘等几个重点地区。
中国的兵力已经动员了56万人,分成29个步兵师,从长达500公里的战线上同步发起进攻。苏联那边反应稍微慢了一步,直到顾问团赶到河内时,中国的部队已经冲到前线了。
加波年科是苏联最早抵达前线的几位将军之一,他看到的第一幕就是:越南军队的前线阵地已经被“炸出一个洞”。
2月23日,柑塘战役打响时,中国军队调来了564门火炮,集中火力攻击越军345师的阵地。只用了20分钟,火力密集覆盖,直接摧毁了前线的防御线。
345师的师长麻永兰一见情况危急,自己掉头就跑,扔下部队不管了。越军官兵们一时不知道是不是该坚持还是撤退,因为他们每个战术决定都得经过党委签字批准。
这时候苏联顾问团才意识到,虽然越南拿到了苏制装备,但实际上根本不会用。很多火炮、坦克、导弹系统都得靠苏联专家在旁边操作才能正常运转。
越南士兵看到中国人的炮火,只能躲在掩体里等待指示,而中国军队则连续不断地推进,几乎没有休息。
步兵、坦克和炮兵联合行动,越南军根本无法应对。柑塘被攻占后,中国军队就一路向谅山前进。
500公里正面撕裂,苏联顾问当场沉默
3月6日,中国军队攻占了谅山。这座城市可不是一般的城镇,它是越南北部防线的关键所在,也是通往河内的最后一道防线。苏联的顾问团看着整个战线像纸一样被撕裂,心里很是担忧。
这场战斗中国军队的策略其实并不算复杂,但却非常精准到位。没有陷入和越南军的丛林伏击战,而是直接攻打关键位置,直指要害。
炮火密度每公里达3到4门,再配合快速穿插和绕后包抄,越军根本跟不上节奏。虽然越军也装备了重型武器,但调动不了,也派不上用场。
中国军队虽然大多是新兵,但指挥体系反应灵敏,战术执行迅速果断。
苏联试图插手行动,在蒙古举行了一场规模庞大的演练,调集了20个师,享有2600辆坦克和900架飞机,距离北京航行时间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
南边方面也動作頻頻,蘇聯海軍派出了30艘水面艦艇和6艘潛艇,駛入金蘭灣,表現出一種“你敢向南攻擊,我就開動手”的姿態。
中国没有再向南推进,3月16日,官方宣布主动撤军,声称“惩罚的目标已经达到了”。
战后总结时,苏联的顾问团自己承认,越南军最大的毛病并不在装备上,而是在制度和心态方面。党委制影响了反应的速度,官兵们缺少独立思考能力,战斗节奏完全被中国军队带着走。
而且,越南的主要部队当时还被困在柬埔寨,北方只剩下三个师守住自己的后方,根本无法抵挡住中国三路全面发起的进攻。
赢的不止是战斗,中国打的是战略主动
3月16日中国军队撤离时,整个越南北方已变成一片废墟。谅山、高平、柑塘的工厂、军营和交通要道几乎都被夷为平地。
越南要花至少一年的时间,才能把军事力量恢复过来。这场战斗打到最后,最大的受害者实际上是苏联。
在这场战斗开始之前,苏联刚刚在阿富汗陷入泥潭,现在又被越南牵扯住了。
从1978到1980年,苏联向越南提供了18亿美元的援助,还送去了540万吨粮食,每年大约输送20亿美元的“援助金”,全部都是为了保持这个“东南亚盟友”。
不过,这个盟友连前线都难以巩固,更糟糕的是,越南将一半的GDP用在军事开支上,国内经济彻底陷入崩溃,被苏联的援助维持着生命线。
苏联自身的经济也出现了困难,东欧局势也变得不稳。而且,这场战争还暴露了苏联和越南在军事合作方面的不足,国际社会对苏联的信心也开始动摇。
越南也意识到苏联其实不敢真的开火,虽然进行了军事演习和提供了援助,可都没有真正动手射击。这让越南开始专注于经济整顿,准备自己寻找解决办法。
中国没有进行扩张,也没有追求霸权,它只是向所有人传递一个信息:“我不敢动你,不代表我没有能力动你。”
这场战争结束了,但它留下的影响,持续震撼了整整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