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彭德怀力荐陈赓多休息,毛主席当场赞同

发布日期:2025-09-19 05:28    点击次数:123

陈赓与彭德怀,均出生于湖南湘潭,他们都是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尽管他们共同成长于革命年代,性格却迥然有异:陈赓以机智幽默、善于言谈闻名,而彭德怀则以严谨、直率的姿态示人。这两位将帅在长期的合作中,形成了互补且和谐的关系。

陈赓在革命中素以“虎将”“福将”之誉,关键时刻总能发挥独到作用。其幽默特质,贯穿一生。1922年,经何叔衡介绍,陈赓进入毛主席在长沙创办的自修大学。彼时办学条件拮据,一群青年借用小学教室听课。陈赓首次听毛主席讲课后,觉其学识渊博,便主动攀谈。毛主席对陈赓印象极深,戏言他“腿长嗓门大,像火车头”,预示其未来必有作为。日后,毛主席始终是陈赓革命道路上的“引路人”。

1935年,遵义会议确定毛主席的领导地位。不久,中央红军在黔北二渡赤水,歼灭敌军两个师,取得长征最大的胜利。回到遵义,一众干部举办了简朴却热烈的庆功宴。陈赓活跃全场,还偷偷从后厨端出两大盆菜,招呼大家“吃个尽兴”。席间,他注意到彭德怀独自低头,便为自己倒满一碗白开水,给彭德怀满上烈酒,对饮。一番碰杯后,彭德怀觉出异常,细查发现上了陈赓的“当”,破涕为笑。陈赓见状装瘸躲避,众人哄然大笑,气氛更为融洽。

陈赓并非始终乐观。1935年长征途中,周恩来患上肝脓疡,病重至40摄氏度高烧,连日昏迷,只能被担架抬行。彭德怀心急如焚,专门安排人抬周总理担架,还为选一位懂医学又善沟通的担架队长苦思。陈赓细细走来,自荐:“让我来!”生怕彭德怀拒绝,还自夸:“我有当医生的经验,除了拔牙接生其余都行。”彭德怀哭笑不得,知陈赓是在打趣。三军团政委杨尚昆也帮着劝说,才使陈赓如愿。

陈赓虽非医科出生,却凭聪明和决心帮助周恩来渡过难关。有一天,周总理高烧再起,陈赓带着队伍在附近丘陵找到了未化的积雪,急忙用雪敷在周总理的额头和手心,不久后,奇迹般使总理苏醒。周恩来见到陈赓,半昏半醒地问他怎么会在这里,旁人解释后,周总理风趣回应:“你当年救了蒋介石,如今也救了我一命。”

在部队中,彭德怀以直率闻名,鲜有人能为他“降火”,但陈赓却常能缓解他的情绪。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到386旅视察,陈赓想为老总改善伙食,特地准备了桂花鱼。彭德怀刚开始十分开心,可随即发现餐桌上多了肉丸和鸡肉,立刻问:“不是只吃鱼吗?”陈赓不慌,解释鱼丸也是鱼做的,鸡是吃鱼长大的。彭德怀觉得陈赓“在作怪”,丢下碗筷要走。陈赓不紧不慢地追出门,回来说“已把彭德怀哄笑了”,让众人大松一口气。

陈赓与彭德怀的革命友谊,经历无数考验。对彭德怀乍看火爆,实则性情耿直,陈赓深谙其性发火时何时能缓,何时要避。1951年,陈赓入朝作战,获悉60军180师溃败,立即召集军内将领开会,细致分析失利原因。军长韦杰情绪低落,逐项汇报,并提到通信不畅。陈赓一针见血指出,根本问题在于师长临阵犹豫、失机。

不久后,彭德怀主持高级将领会议。王近山未到场,大家推测他有愧不敢来。彭德怀开口就问:“王近山人呢?”得知原因后,反倒叹息:“这次损失,我也有责任。查原因不是为了追责,而是为了汲取教训。”随即,彭德怀讲到180师失利,语气愤怒,质问韦杰为何不提前部署,有几次韦杰都沉默不语。氛围紧张之时,陈赓起身打圆场:“老总,大家饿了,吃饭吧。”彭德怀见状,顺势结束话题,只有陈赓敢如此开口。

王近山在失利后一直自省,陈赓私下劝慰:“这次的问题主要是指挥不当,彭老总也承认有责任,关键是新的打法,不能再死拼。”王近山担心无法面对彭德怀,陈赓建议他赴京向毛主席请罪,并交检讨书。不少将领因此获得心理释然。

朝鲜归来,陈赓来不及探亲就直奔中南海。毛主席握手相迎,随即委以重任国家建设要想实现安全发展,必须提升军事科技,成立国防类高等学府。这正和陈赓所思不谋而合,他在朝鲜战场深知装备落后苦果,毫不犹豫地答应。但创建军工院校绝非易事:选址、师资、设备、教材,事无巨细。陈赓坚信:“革命事业都是从零开始的,我们的工程学院也可以从无到有”。他广邀有识之士,凭着真诚和沟通力,短短一年培育出500名教师、300名实验人员。

然而长期劳累令陈赓心脏病复发,医生建议住院观察,他却执着工作。彭德怀强行下令陈赓不得离院,毛主席也予以支持。即便如此,陈赓仍偷偷在医院坚持《作战经验》,希望将积累的革命思想遗产留存后世。令人唏嘘的是,未及全书完成,心肌梗塞三度发作,这位智勇双全的大将骤然离开战友。彭德怀等人悲痛至深,然而一切已无法挽回。

参考资料:

(此处略)



上一篇:1989年,叶飞将军赴菲探亲,重逢亲妹妹:盼你理解我的苦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