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社区食堂倒了一半!老人不是挑食,是没法吃!热饭还堵在铁门外

发布日期:2025-08-06 14:26    点击次数:77

一个人,一碗饭,一道铁门。

你以为这是哪部国产现实主义新剧的开场白?

不,这是北京某社区食堂关门那天,78岁的赵奶奶站在门外,拎着保温桶,拧着眉头等来的沉默。

门那头,是刚做好的菜,门这边,是一位还没吃饭的老人。

两者之间隔着的,不是锁,是那张为老服务的横幅,正迎风飘着,像在嘲笑谁一样。

现在你说,到底是谁不想吃这碗饭?

不是她们不饿,是你那口暖心工程,压根就没烧热过。

你说南京那个试点项目?

人家饭菜打包好,送到家里,还专门记得糖尿病的得少油,牙不好的别给炸的。

三个月,复购率翻一倍。

老人吃饭的复购率你听说过吗?

这不叫饭香,这叫把人当人看。

有时候我真怀疑,这些社区助老食堂的策划人,是不是都没见过自己爸妈吃饭。

你爸妈85岁了,还想走三楼吃饭?

电梯没有,台阶抖,饭还是油光锃亮的糖醋排骨。

排骨是排骨,就是吃起来,得先换颗牙。

西安有个老太太,三楼爬着爬着喘得像破风箱。

你说她不愿吃吗?

不是不愿,是不敢。

吃一顿饭赔上一口气,人还没老,饭先成了难事。

话说回来,国内那1700家去年新开的社区食堂,咱也不能说都白搭。

但现在,一半倒闭了。

这速度,堪比昙花还没开就被人拔了。

开食堂开成快闪店,你说搞笑不搞笑?

杭州那边,有个拍得贼漂亮的助老食堂上了热搜,红烧肉色泽完美,背景音乐选得跟米其林宣传片似的。

可谁去吃?

没牙的老人摇摇头说:我还是啃馒头吧,起码不用担心卡死。

一个比一个懂媒体操作,一个比一个不懂老年人的胃口。

想起东京世田谷的社区饭堂,82岁的厨师长还在后厨忙着给老人配软食。

糖尿病套餐、低脂少盐、能吞咽的营养糊,一一准备妥当。

你以为他们讲究?

不,他们是怕人家饿死在家。

我们这边,是怕领导没地方剪彩。

也不是没有亮眼操作,上海那个智慧餐车就挺靠谱。

刷卡买饭,后台还能监控数据,三天不来吃饭就有人敲门问候。

有点像是饭菜和数据谈了场恋爱,顺带把独居老人的孤独也顺手了。

对比之下,那些关门的食堂,像是先盖了个外壳,然后把里面的人漏了。

不是没人管,是没人真正在意。

有人说,现在的老人太节省了,花不起这钱。

你倒是问问他们是不是不愿花,还是这钱花不出实在的服务?

红烧肉是好,但流食机在哪儿?

门口的扶手装了没?

送餐的小哥路熟吗?

你别拿拍照那一刻的整洁干净来糊弄人。

说白了,这事儿不是做不成,是做的人懒得弯腰。

谁都知道,中国老龄化是一场已经打响的慢战,不是打仗,是养命。

可现在的社区食堂,有点像是提前打了败仗还没让人吃饱,就先被自己的门槛绊倒。

我见过武汉某区的操作,厨房里放着料理机,排骨汤能打成糊。

老奶奶一口一口抿着,眼神像是在吃什么大菜。

不是饭的事,是这口饭背后那股我还被惦记着的安心。

现在的是:我们到底在建饭堂,还是在搞面子景点?

一个政策文件下来,砸的钱够了,横幅挂了,公众号图发了,老人吃没吃饭?

没人问。

服务的主角,成了最后才登场的群演。

这不是饭凉了,是人心先冻了。

二十年后,当你我也变成了那个坐轮椅、需要被送饭的老人,你还会指望哪家样板工程能按点送饭吗?

你愿不愿吃的,不取决于食谱,而取决于你是不是那个被看见的人。

最后不整总结。

你要是家里有老人,真心别再指望什么统一服务了,盯着点儿,问问他们:那饭,真的送到嘴边了吗?

这句比吃得好不好实用得多。



上一篇:升学宴变味,谁还愿意为“面子工程”买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