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随意调整政策,美稀土放开,福特领导迅速应对,关税争端败北
中国商务部几乎在特朗普签字的那一瞬间,出台了个重磅消息:决定暂停部分对美出口管控,期限90天。这还包括一直受到限制的稀土资源呢。这个“说变就变”的动作,搞得美方企业猝不及防,也让全球的投资者瞬间炸锅。
没想到,这次中方竟然主动松口,说到稀土可是大事一桩,别的小商品可比不了。稀土不仅关系到高科技行业、军工制造,更是全球产业链的支柱。之前,中方对美稀土出口可是设置了相当严苛的限制,结果让美方的芯片、军工、汽车产业链一度陷入供应吃紧的状态。
就在中方宣布放宽稀土出口没多久,福特的CEO立即回应,说要投入20亿美元在国内改建工厂,打算生产价位更亲民的电动汽车来应付来自中国品牌的激烈竞争。这个“快刀斩乱麻”的举动背后,其实藏着更深的担心。
中方这次“变脸”可不是一时兴起的,从6月在伦敦举行的中美会谈开始,到7月在日内瓦的会晤,再到8月初在斯德哥尔摩的正式磋商,双方的第三轮会谈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说到底,关于稀土的争锋一直都是这场谈判的重点所在。
美方这次搞的科技封锁算盘可不是一时冲动,从一开始就试图通过放宽一部分H20芯片的对华出口限制,想用这个换取中方在稀土方面的让步。可实际上,中方早就看穿了这些花招,事实证明,这批出口的H20芯片不仅性能落后得很,还带有严重的安全隐患。中方网信部门也因此约谈了英伟达公司,提醒他们注意这些问题。
中美第三轮会谈一结束,咱们中方马上就放出个消息,说同意再延长90天的暂停期嘛。可特朗普那边就硬挺着没动静,一直到8月11日深夜,也就是暂停的期限快到的时候,才签字确认。这种拖延也不稀奇,他一向喜欢在关键时刻“卡点发力”,用这种方式来展示自己所谓的强硬态度。
可惜啊,这次的“强硬”在咱们中方面前可没啥用处。从中方来看,稀土可不是用来拿来谈判的筹码,更像是掌控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武器。中方的稀土供应体系早就高度一体化,出口还得审批,流向也受到严格监控。
即使部分出口放开了,美方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想买就买”。更重要的是,在军事用稀土方面,中方依然没有松懈许可。这块“七寸”,还是牢牢地掌握在中国手里。
美方之所以这么紧盯稀土,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军工企业已经感受到“卡脖子”的压力。中国在这场博弈中显示的并不是退让,而是主动出击。这次突然的政策变动,更像是一记巧妙的反击,让对手措手不及。
福特CEO迅速作出的回应,说不定就是美国企业界对这次政策调整的习惯性反应。大家都知道,电动车的关键在于电机,而永磁体可是最核心的零件。而制造永磁体用的原材料,正是稀土。
只不过,福特似乎没太注意到一件事:在美国市场上,中国电动车的占比非常少,而中国的电动车技术已经远远领先了。即使福特大手笔投入,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赶得上中国品牌的技术层面和市场反应速度。
中方的动作可不只是震惊了美国,还让全世界的市场都为之震动。欧洲好几国以及日韩的企业都在关注,担心中国会不会进一步放宽稀土出口。就在中美共同宣布声明不久,稀土板块的股票和相关产品就纷纷上涨起来了。
这就是中方的巧妙之处——在对美方表示善意的同时,又保持着主动权。稀土出口并不是“全面放开”,而是“有条件、有限额、可以收回”的政策。如果美方不遵守协议、背信弃义,中方随时可以再次收紧相关政策。
这点,商务部发言人可是讲得相当明白啦。对那28家美国实体的出口限制暂停,实际上只是落实中美高层谈判达成的共识罢了。要是美方不按承诺办,暂停的措施随时可以收回来,不带手软。
特朗普政府也是心里清楚得很,所以才不得不在关键时刻签那个拖了好久的行政命令。要不然,一旦中方彻底停止稀土出口,美国好多产业就得面临断链的危险。
美方这几个月的表现啊,真的让人不太相信他们的诚信。从“芬太尼关税”这事,到限制出口人工智能芯片,再到对中国买俄罗斯能源的威胁性话语,美国一边说着谈判,一边又搞施压的“左右开弓”手法,早就被中方看穿了。
比如,美国代表贝森特在第三轮会谈结束后,竟然直接对媒体说:“休战期是不是继续延长,还得看特朗普的决定。”还警告中国别再买俄油,否则关税会更狠。这种咄咄逼人的说法,反倒让中方的反制决心越发坚定。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直接表示:关税战没有赢家,中方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这话一说,不但在提醒美方,也展现了中方的真正态度。
在这场你追我赶的角逐中,中方一直都掌握主动权。早在伦敦会谈结束后,中方就开始逐步恢复部分稀土出口许可,内部的美方声音也变得没那么激烈了。此次稀土“放宽”措施,其实是中方经过多方面博弈后,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战略决定。
和以往的被动应对不一样,中方这次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新方式。一方面放宽出口许可,表现出合作的诚意;另一方面还保留行政审批的权利,保证出口的可控性。这种“张弛有度”的应对策略,既彰显了实力,又体现了理性思考。
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中国如何利用一张稀土牌,来撬动整个国际局势。这一次,美方显然没搞清楚状况,福特那20亿美元的应急投资,看起来挺果断,实际上挺仓促。中方这个举动,不仅抢占了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还夺得了关税战中的话语权。
特朗普原本想着用关税这个大棒来敲打中国,没想到稀土竟然成了“反将一军”的利器。现在的形势已经很明了了——中方不是靠妥协打天下,而是主动设定规则,让对手在规则里被动应战。
从4月初那次“硬脱钩”试探开始,到8月12日把第二次“休战期”延长,特朗普政府的攻势差不多就此收尾啦。之前他们还洋洋得意地喊出“让制造业回流”,结果却是空欢喜一场,啥都没搞成。
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宫已经半年多了,但换来的结果却是“关税战输给了北京”这个尴尬的结局。而中国呢,始终保持着不卑不亢的姿态,用实力和智慧来说服世界: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全球供应链的核心支柱。
总的来说,中方灵活应变,在这场关税战中取得了主动权,也让全球看到中国面对危机时的战略稳定和智慧应对。未来怎么走,还是要看美方是否能真正兑现承诺,否则中方随时准备再打出“稀土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