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恩培一门四书记与贪腐之路
位于陕北的清涧县境内,坐落着袁家沟,这里世代居住着白姓人家。
自明朝时期起,家族中便有祖先荣膺湖广巡抚之职,那可是一位位高权重、掌管一方的封疆大吏。
自然,白氏家族历代英才涌现,外出求学、从政为官者不计其数。
因此,流传下“中正齐庄,品行清白,后嗣昌盛,承前启后”这一白氏家训。
谁曾料想,白氏一脉在新中国成立之际,竟迎来了其发展的巅峰时刻。
这片名为袁家沟的幽静之地,竟然孕育出了四位威震一方的封疆大吏。
其中,两位是同胞兄弟,均早年投身革命事业。他们分别是山东省委前第一书记白如冰同志与江西省委前第一书记白栋才同志。
两位兄弟间,尚有一位堂兄名为白玉才。他默默无闻,未曾远行,投身于红军的革命斗争之中。
然而,在那段岁月里,伟人曾途径此地,寓居于袁家沟,其居所便是白玉才的宅邸。传闻《沁园春·雪》这一千古绝唱,便是在白玉才家的窑洞中挥毫而就。
白玉才之子白治民,早年投身革命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他曾荣任福建省委书记一职。
白恩培,作为白治民的直系侄儿,曾先后荣任青海与云南两省的省委书记。
不可否认,白恩培的出身颇为显赫。
事实上,白氏家族不仅孕育出四位省委书记,更涌现出百余名县团级及以上的官员。其中,白恩培一脉尤为显赫,荣光卓著。
白恩培的四位堂祖父中,两位曾担任省委书记的要职,其余两位亦非等闲之辈。
白恩培,出生于1946年9月。
新中国成立时,他年仅3岁。
彼时年仅十二岁,他便随父亲远赴西安,开始了求学之旅。
在十九岁的年纪,即1965年,白恩培成功跻身西北工业大学,就读于航海设备与自动控制系。
因“文革”的影响,白恩培所在的那一届学生额外多读了一年,直至1970年方才正式完成学业。
白恩培毕业后投身于陕西省军区独立师农场的劳动锻炼,彼时此举实为普遍现象。在那个时代,不论身份高低、背景如何,下乡参与劳动成为了一种共同的经历。
两年之后,即1972年,白恩培迎来了人生的新篇章,当时年仅26岁的他,被调任至陕西省延安柴油机厂,担任车间调度员与技术员的双重职务。
身为大学生毕业生,担任技术员一职自然得心应手。再者,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一旦步入职场,单位通常会按照储备干部的标准对他们进行培养。
昔日,白恩培的薪资便已高出普通工人十元之巨。
白恩倍的首次晋升,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一段小插曲:他的车间主任因私事请假回家。
暂且让白恩倍替他分担数日,这位未曾担任过班组长职务的技术员,却毅然承接了车间主任的重任。
待车间主任归来之际,白恩培便正式接任了这一职位,成为车间主任的继任者。
若谓白恩培的成功全赖运气,那不过是蔽目之见。
此人确实具备出色能力,即便车间主任不在场,也能将各项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确保了生产流程的顺畅,未曾影响工作进度分毫。
在厂内,白恩培的职业生涯稳步上升。至1981年,年仅35岁的他已攀升至延安柴油机厂厂长的宝座,并担任党委副书记的双重职务。
白恩培在延安柴油机厂度过了长达11年的职业生涯,其工作表现尤为杰出,赢得了广泛赞誉。
尤其是担任厂领导职务以来,我实现了工厂效益的持续攀升,这一成就得益于我的技术员背景、理工科的教育经历,以及家族传承的管理智慧,要想不取得优异的成绩都显得相当困难。
正因如此,白恩培这位杰出人才赢得了当时延安地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认可。
1983年二月,白恩培同志受命担任延安卷烟厂党委副书记兼厂长的职务。
仅仅在原岗位工作七个月之后,他在九月便被调任为延安地委的副书记。
两年后的1985年,他更进一步,荣任延安地委书记一职。自此,他正式踏上了主政一方的新征程。
在延安主政期间,白恩培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他紧抓石油开采这一关键环节,将石油工业视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白恩倍培的领导下,延安历经五年时光,原油产量实现了飞跃式增长,从原先的不足2万吨,激增至高达40万吨。
此外,他亦在延安奠基了规模庞大的石化企业,凭借石油工业的力量,显著改善了延安的市容与面貌,因而赢得了中央的认可与赞誉。
至1990年,白恩培踏出延安,肩负重任,被任命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及组织部部长。
此后,白恩培晋升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尽管职位有所提升,但在这段时期,他表现得相对低调,因为毕竟还不是“一把手”的岗位。
至1997年,白恩培再度跨省履新,荣任青海省省委副书记兼代省长。次年,其代字得以取消,正式晋升为省长之职。
此时,白恩培方才真正登上了一省之地的“二把手”之位。
短短两年时光,1999年,53岁的白恩培便再攀高峰,荣任青海省委书记之职。
正式踏入封疆大吏的行列,他已跻身于大伯与堂爷爷的行列,成就斐然,堪比先祖。
2001年,云南政坛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动荡,时任省长不幸失势,而省委书记则被调往中央担任要职。
恰逢此时,对民族政策和民族状况了如指掌的白恩培,引起了高层领导的关注。随后,他便顺利被调任至云南,担任省委书记一职。
开启主政云南10年官途。
白恩培刚抵云南,便就前云南省长李嘉廷因滥用职权、收受贿赂,为其子及情妇非法谋取私利的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立场。
他指出:“若腐败现象不得根除,事业发展必受阻碍。云南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教训尤为深刻。故此,对待反腐败斗争的态度必须坚定,在处理问题时,务必遵循法律法规和纪律要求,以确保反腐败斗争得以顺利推进。”
这位干部,出身于革命圣地延安,历经风雨,政绩卓著。他在云南主政期间,备受瞩目,未来前景可期。
毕竟在那个时期,云南的发展步伐相对滞缓,其经济总量曾一度在全国范围内位列末尾。
为突破发展瓶颈,白恩培在主政云南之际,首推战略以“大”字为纲领,彰显其宏图大略。
实施“大昆明”战略,其核心发展理念在于构建“一湖四片”“一主四辅”的城市布局。
随后,云南省全面掀起了建设大城市的浪潮,各地纷纷展开了大规模的拆除与建设行动。
在白恩培领导云南期间,昆明市委书记仇和深得他的青睐,这得益于仇和在实施“大昆明”战略中的高效执行力,其行动之果敢甚至超越了白恩培本人。
在白恩培执掌云南期间,尽管该省的经济确实实现了显著增长,纸面上的数据也显得十分亮眼。然而,私下里,民众的怨言却如潮水般涌出。
首先,城市开发需征用土地,原本每亩地市值高达400万元,却仅向村民赔偿12万元每亩。最终,征用土地面积达两万多亩,村民因此损失了近千亿的赔偿金。
皆按白恩培指示完成。
以至于部分村民多次涌至省委机关大院进行上访,然而白恩培对此不闻不问,仅是派警力予以驱散了事。
在白恩培主政期间规划的呈贡新区,虽已建成众多住宅楼宇,然而由于其地处昆明郊外,入住率始终不尽如人意,仅为30%。最终,该区沦为我国十大“鬼城”之一,实属遗憾。
非但如此,为了推动云南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白恩培特意决定让云南的干部们经历一段艰辛的磨练。
在2001年至2003年期间,全国范围内曾经历两次公务员薪酬调整,而云南却未享受到加薪待遇,甚至取消了原本的高原补贴。
正如白恩培所言,云南的自然环境远胜于青海,且薪资水平亦高出不少,更不用说那些额外的补贴了。
在其主政云南的岁月里,该省频发各类群体性事件,其中最引人注目者,莫过于由昆明福海社区的拆迁问题引发的“公车上访”风波。
在回忆往事时,云南政协前副主席杨维骏提及,彼时众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屡次请求政府提供合法的拆迁与征地文件未果的情况下,曾数十次走上街头进行上访,然而他们的诉求却始终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与回应。
在无奈之际,他只得动用省政协的公务车辆,率领村民们前往省政协及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上访。
这正是声名狼藉的“公车上访”事件,然而,问题依旧悬而未决。
此外,普洱市孟连县亦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警民暴力冲突,造成当地胶农死伤逾十人,警方亦有多达四十余人受伤。
此次事件源于国企改革,当地原本的集体企业转制为私营,导致生胶收购价格大幅下降,进而引发了激烈的冲突。
国企改革成为白恩培在云南施政的重中之重。
白恩培自述,自踏入云南之地,其坚守的底线屡次被突破。
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意识到自己已步入六十高龄,且曾身患重疾,我的思想似乎陷入了僵局,自此,我愈发渴望追求物质与财富。
这实质上是白恩培在为自己的形象镀金,而他的贪污腐败之路始于青海,那时他尚未迈入六十岁。
白恩培在云南将二婚妻子,一名酒店服务员,逐步提拔至云南电网公司党组书记的职务,使其晋升为厅级干部。
更值得注意的是,白恩培的妻子张慧清在云南的政商两界声名显赫,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她所涉及的领域,在云南鲜有“张姐”无法触及之事。
而且,她几乎无所不能,只要您愿意支付相应的费用。
昔有商人企图借助张慧清之力夺得项目,如愿以偿后,张慧清便直言不讳,表示对一枚翡翠手镯情有独钟,价值1500万元,望其代为购得。
老板立刻买下送她。
张慧清对翡翠情有独钟,此情此景在云南官场早已不是秘密。而白恩培则对红木家具与茶叶情有独钟。昔日,众多人士争相搜集这些精品,用以赠予白恩培夫妇。
白恩培的贪婪程度究竟有多么深重,只需提及一例,便可见一斑。
据《财经》杂志报道,2003年1月24日,宏达股份以1.53亿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51%的股权,进而接管了价值超千亿的经济宝藏——兰坪铅锌矿。此举使得公司得以掌握亚洲规模最大、全球排名第四的超级矿区。
此次投资乃白恩培力主促成,仅以不到两亿的资金便成功收购了价值千亿的经济矿产51%的股份,这几乎是一项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壮举,然而,这一奇迹竟真实地发生了。
此所谓的宏达股份,其第二大股东乃四川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刘汉,而位居榜首的股东,则是一位富二代,名叫周滨。
传闻其父曾向白恩培致意,嘱托他予以关照。
如此一家由国企控股、市值高达千亿级的矿产资源,竟易主落入私人囊中。刘汉更是在收购后的一年之内便实现了投资回报,更是大赚特赚,其净利润高达2.3亿元。
刘汉请求白恩培施以援手,自是表现得极为懂事,随之慷慨地献上了不菲的酬金。
更有甚者,昔年刘汉频繁造访白恩培宅邸,与张慧清共战麻将。他每次离去,若无十万元之输,誓不罢休。
张慧清钟爱的翡翠玉石,以及白恩培所青睐的红木家具,源源不断地被赠予,仿佛价值连城却无需分文。
如此肆无忌惮地侵占国家财产,如此张扬的贪污腐败行为,终究难逃法网,被查处只是时间问题。
即便如此,2011年,白恩培被任命为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众多人士普遍认为他此次终于得以“尘埃落定”。
法网绵密,虽疏不漏,2014年8月29日,白恩培终究被查,其势倾颓。
2016年,法院揭露了其涉及其罪行,查明其贪腐金额高达2.46764511亿元。
不仅如此,他的资产总额显然超过了合法收入,且其来源不得而知。
然而,这仅仅是法院判决中提及的涉案资金,而据坊间传闻,实际涉及的金额可能高达四十亿元。
在整理白恩培宅邸的藏品过程中,经验丰富的办案人员亦深感震撼。整理这些珍品,前后耗时约十余日。
据办案人员透露,该家庭成员所藏的翡翠手镯数量繁多,以至于必须以线串起,方能一一堆叠成摞,逐一掂量并陈列。
自是包括了各式各样的玉石、珍稀的红木家具以及上等茶叶,还有名表、黄金等贵重物品。
起初,张惠清委托他人购置了一款翡翠手镯,其价值竟高达1500万元。
若对这类资产进行估量,其涉及金额高达40亿亦非异想天开。
2016年10月9日,白恩培因犯受贿罪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两年。刑期届满后,其刑罚被减为无期徒刑,且终身监禁,不得减刑或假释。
这位在两地辗转担任省委书记的人物,虽继承了先祖的显赫地位,却未能如先祖那般廉洁自守。
袁家沟孕育了众多官员,然而,鲜有其一落马受审。白恩培却打破了这一惯例,亦令家族声誉蒙尘。
袁家沟白氏家族的荣耀,四位省委书记的赫赫成就,在清涧县堪称独树一帜,独此一家。
实际上,即便遍寻全中国,亦难觅第二例。
袁家沟是个神奇地方。
白氏族人至今遍布全国各地,从政者众多,且所任职位普遍不俗。
鲜为人知的是,白恩培与知名作家路遥曾有过交往,他们同根同源,均为陕西清涧县人士。
在着手创作《平凡的世界》之际,路遥深入当地进行了广泛采访,其中不乏众多官员。白恩培便是他采访名单上的重要一员。
在那个年代,白恩培尚是一位充满激情的干部,全身洋溢着无尽的活力。
在《平凡的世界》中,田福军这一角色以其正直的品质、炽热的爱心与卓越的才干,塑造了一位近乎完美的干部形象。
这位干部的形象极有可能源自白恩培,然而路遥对其进行了艺术上的提炼与升华,这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即便是路遥也未能完全识破,这位现实中的“田福军”最终走上了腐化堕落的道路。
此外,白恩培担任云南省委书记期间,曾与前妻因家庭纠纷引发法律诉讼,其前妻以重婚罪的名义向纪委提出了控诉。
此事最终得以妥善解决,传闻白恩培向前妻支付了上千万的补偿金,至此,两人得以顺利完成离婚手续。
终以打油诗收尾。
白氏祖训传承好,一门四杰成就高。
恩培一人腐败了,家族蒙羞进了牢。